|
网贷P2P,不再只有点对点的美! 本报记者 李顺亮 5月4日,公安机关“e租宝”案件专案组发表“e租宝”案件公告(三)。公告称e租宝案件投资人信息登记将于5月13日截止,请尚未登记的投资人抓紧进行登记。 理财是一个永远都无法回避的话题。但是,不幸的是,理财总是有风险的。庆幸的是,以“e租宝”事件为标志,打着互联网+的旗号,迅速串红一时的网贷P2P平台,开始走上了回归理性之路。 网贷P2P,不再只有点对点的美!如今,不仅是投资者,每回参与投资之前都捏着一把汗,甚至行业自身的一些平台,都忙于和P2P划清界线,对这些刺人的字眼唯恐避之不及。 乱花渐欲迷人眼
P2P是英文person-to-person的缩写,意即个人对个人。“无门槛、无监管、无标准”的网贷P2P,从一开始进入我国之日起,就注定了它的先天不足。 一台手机,或者一台电脑,只要有网络,就可以迅速进行点对点的网络借贷。经由一家全球知名的新闻门户网站,已经在市区事业单位工作17年的叶女士,去年4月份结识了网贷理财。一年多来,不仅感觉到了网贷的方便,而且也赚了一点零花钱。但网络那一端的“人”,究竟可靠与否,每次都让她感到纠结。 信用,只有天知道!作为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一种,借助当今世界最先进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网贷P2P瞬间改变生活,并且成为了新一代网民理财的“香馍馍”。但是,从海外带来网贷平台的“形”之后,背后的信用体系建设,却是这些网贷平台无能为力的。 已经完成C轮融资的一家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自称是中国第一家网络信用借贷平台。这家总部位于国际金融中心上海的公司相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中国个人信用体系的健全,先进的理念和创新的技术将给民间借贷带来历史性的变革。 没有信用的支撑,一切都是“海市蜃楼”。基于信用之上的风控,显然是这家公司一再焦虑的。去年3月,这家公司发布了自己的风险控制系统。在自家平台积累近40亿条数据基础上,实时更新记录每个借款者信息,从这里经过层层筛选,提炼出能够预测一个人信用的维度,提炼变量,最终生成对于每个标的的风险评级。 除了传统的申请资料、信贷数据等审核资料外,还增添了多渠道多维度的海量数据,来构建风险模型,其中包括用户的信用行为、网络黑名单、相关认证、网上行为数据、社交关系数据、以及各类第三方渠道及维度。风险评级分为A到F六个等级,风险越高,定价也越高。 据称,这是行业内第一家以大数据风控模型为核心、行业内第一家能够预测每一笔借款的逾期率、行业内第一家能够基于风险评估相应地定价。但是,没有全社会开放共享的征信,都是没有太多约束力的征信。因为,既然没有人能够因为自己的征信而证明什么,那么同样也没有人要为自己的征信付出代价。 网贷P2P平台与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网贷P2P平台本身的不规范,于是各种问题横生。 揭开庐山真面目
一连串几个标的逾期,不仅拉低了网贷P2P投资者的收益,甚至会直接击破他们的投资信心。 “网贷P2P,什么时候钱被人骗走都不知道……”尤溪一位30多岁金融从业人员李先生这样认为。虽然一家三代与金融结缘,但是金融创新却很难得到他们的认同。哪怕银行的利息再低,他的父亲都宁愿把钱放在银行的帐户之上,甚至只用存折到柜台存取。 血本无归,对于任何人都是惨痛的经历,更是不愿面对的结局。但现实偏偏是残酷的,个别网贷P2P平台,建立之初就打起了歪主意,甚至是以诈骗为目的,只不过是换个新时代的“马甲”而已。去年,清流县一位教师就在网上试水理财,被一家投资公司骗走了36万余元。 网贷P2P公司鑫利源,先后两次在官网发布“跑路公告”,曾经引起轩然大波。去年11月23日,鑫利源发布了“跑路公告”,并且附上了人去楼空的办公室照片。今年初,“跑路公告”再次升级:鑫利源正式跑路,老子就是来骗钱的,骗了你们又咋地? 不管是不是劳资纠纷而引发的报复行为,至少当前网贷P2P行业信息披露不规范和风险频发产生的信任危机,整个行业都不得不为此“埋单”。在三明市区,刚装修好的网贷P2P公司的网点,很快就悄无声息的情况同样存在。 为此,去年底,银监会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部门,研究起草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确定网贷行业监管总体原则是以市场自律为主,行政监管为辅,明确网贷机构不得吸收公众存款、不得设立资金池、不得提供担保或承诺保本保息等十二项禁止性行为。 国内征信不完善和个人信贷需求旺盛,显然是一对矛盾。囿于各平台之间的信息隔绝,“一人多贷”的情况,在网贷P2P行业内并不鲜见。事实上,一些不法分子正是利用这一疏漏,在各平台之间重复借款,进行欺诈、骗贷等活动。 打破网贷P2P行业“信息孤岛”的局面,提升行业整体的风控能力,也进入国家的视野。在央行支付清算协会的推动下,有了实质性的进展。经过前期的试运营,央行支付清算协会主导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信息共享系统,去年9月正式上线,13家网贷P2P平台首批接入,在信息共享、风控防控等方面展开合作。 淘尽黄沙始见金
淘尽黄沙始见金。这是很多人对于网贷P2P行业的期待。 银率网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正常运营平台共2572家,连续四个月负增长。而网贷之家联合盈灿咨询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4月底,福建省正常运营的平台数为57家,占全国正常运营平台比例为2.34%。福建省网贷行业投资人数和借款人数总体呈现回升走势。 虽然网贷综合收益率环比呈现下降态势,但是4月福建省网贷成交量为6.62亿元,环比增加了2.95%。这些都是新的信号。大乱之后必大治。一方面,未来新成立平台的增长速度会放缓。另一方面,行业合规性逐渐提高。 今年3月25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上海正式成立。作为全国性行业自律组织,承担着制定互联网金融经营管理规则和行业标准,促进从业机构业务交流和信息共享,建立行业自律惩戒机制等重要职责。这是我国互联网金融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 如何更好地规避网贷P2P投资风险,是投资者关注的话题。目前网贷P2P运作有“纯线上模式”、“线上线下结合模式”、“第三方担保模式”和“自身担保模式”等。不管哪种模式,好的平台必然都有共性的一面。 虽然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禁止一些公司以“首批会员”、“创始会员”等名义来宣传,但是实际上都成了会员单位之中约40家网贷P2P平台自我介绍的重点内容。成为首批单位会员并不一定说明这个平台就好,不过一般来说会更具有代表性。 本金的安全从来都是第一原则,务必远离资金没有严格做到真正第三方独立托管的网贷P2P平台。对网贷P2P平台承诺的“100%本金保障”,可靠的第三方担保平台等说辞,一定要仔细甄别。在实际运作时,更要注意资金进出的渠道,跟踪资金进出的走向,查看是否收到独立托管第三方的资金变动短信等通知。 越是高息,风险越大。远离不现实的高息,就是远离人性的贪婪,就是确保自己资金安全之道。同时,对广告越花俏的平台,活动越离谱的平台,尤其是疯狂的连月冲量,一定要更多地保持一分戒备之心,小心这是最后的“晚餐”。 看网贷P2P平台背景“下菜”,似乎已经失去意义。网贷P2P平台背景如何,曾经是很多人选择的主要根据。但是,又一个百亿级理财平台“中晋系”的轰然倒地,分明就是前车之鉴。 请记住:随时瞪大你的眼睛! 三明日报2016年5月13日B2版 《网贷P2P,大乱之后走向大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