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山区县工业发展创新奇迹——

“中国人不做不长志气的事!”

李顺亮 沙观球

一个在建的纤维素酯项目,让一家欧美公司吃了一惊,特地派人跑来,要以4倍的溢价进行收购。

垄断生产,其实就是垄断市场。纤维素酯产品生产,无形之中的全球市场垄断,成就了他人的“骄傲”。当年,日本一家创新企业,就是因为同样的收购手段,被扼杀于“襁褓”之中。

卖,还是不卖?“中国人不做不长志气的事!凭什么要赚这个钱,就是要我们自己生产……”鸿燕化工有限公司自行开发的纤维素酯,产品质量达到美国、欧盟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

类似这样高精尖的高科技创新奇迹,居然在一个小小的山区县接二连三出现。会当凌“绝顶”,敢于主动占领前沿,将乐县一次又一次令人刮目相看。

借智登高 差异化发展

立冬时节,总投资4亿元的鸿燕化工纤维素酯项目建设一派红火。1号车间钢构主体完成,2号车间基础框架主体完成……

纤维素酯作为化合剂,市场十分广阔。去年3月,项目开工建设。2万吨醋酸纤维素酯、5千吨醋酸丙酸纤维素酯、5千吨醋酸丁酸纤维素酯,一旦投产将迅速打破我国纤维素酯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

山区并不注定落后,只要有志登高。这些年,将乐加快发展一批前景好、空间大、税收高特色明显的新兴产业,推动全县工业企业快转型、早升级。既要对接高端产业,又要立足山区实际,将乐巧妙地选择了差异化发展。

“一次性快速成形!”RSF半固态制浆技术,是传统半固态制浆速度的50倍以上,并可降低近三分之二的生产成本。大力发展轻合金产业,生产高性能、低成本的高附加值轻金属制品,是将乐多年的梦想和追求。

无中生有!从一个海归博士的专利技术,到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半固态研究所,发挥技术优势,加快产业集聚,成了县里的头等大事。投入2.5亿元,建设国际领先的半固态快速成形技术的研发和孵化基地。这里形成了金瑞高科、瑞奥迈特、科源新材料等一批上下游关联产业。

正是产品的轻量化、高导热等特性,让金瑞高科迅速成长为世界500强通讯企业的核心供应商。去年,企业总产值一举突破亿元大关。如今,从压铸到机加一体化,从半成品到成品,企业又开始向产业链和多元化要更高的效益。

科技催开“智造”之花。去年,第十届中国国际压铸会议暨展览会,“福建金瑞高科有限公司,滤波器/2194”出人意料地出现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评选公告的第一位。高科技,让公司董事长杨杰直面起国际市场的风云变幻。

大国之间一次小小的商业摩擦,谁也无法想到,会波及远在将乐的企业。产业链一路传导,“有些不是人力可控的。”但是,目标确定之后的执着,是进一步发展的保证。今年,金瑞高科从瑞典买来了一台60万元的真空机,并且从行业内请来了3位顶尖高工。

如今,半固态产业已经在将乐雏形初现。县里又和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进行对接,准备建立中航工业北京航材院福建生产基地,推进生产替代各类热惰性技术新材料,解决我省各类高端防火技术的空白。

持续推动 大格局审视

一个产业崛起,从来不可能一蹴而就。

高纯度的金属硅,用于生产高硅铝合金。硅中铝的含量越低越好,不仅轻量化,而且干扰低。作为半固态产业上下游关联企业,泰达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创业艰辛,副总经理汪天培一清二楚。

技改搬迁!2013年8月,泰达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动工建设。项目占地180亩,计划投资10亿元,建设3条高硅铝合金、2条高纯硅生产线。如今,已投资5.2亿元,完成2万平方米厂房和2座高纯硅反应炉建设。

这些天试生产,是公司忙碌的日子。眼看技术化为产品,汪天培自然开心。国内最先进且唯一的以液态硅制备高硅铝合金生产技术,生产出来的高端产品,主要用于高铁、船舶、航天、航空、军工等产品零部件。

要年产18万吨高硅铝合金和2万吨高纯硅,实现年产值36亿元,技术上没问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丁文江的上海交大团队作后盾。人家想生产硅铝配比为20的高硅铝合金都难,泰达一做就做到了60。国内行业领军的一家铝业公司高管过来一看,迅速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山区上工业企业,要做人家做不出来的,跟着人家肯定搞不下去。”汪天培实践而来的感慨,正是将乐县一任接着一任干出来的经验。“一张蓝图绘到底”!这些年,将乐县持续用开放的世界眼光,在全球大格局中审视新上的工业项目。

科技聚焦新“靶点”。世界1万亿美元药物大市场,中国很少有自己的突破。四位海归博士,带回一股子劲,科技团队想做的事很多。2014年6月,金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应运而生。“投入是阶梯型的,回报是几何型的。”以项目养项目,将乐走出了自己的科技探索之路。

每年都备用两、三个新“靶点”!寻找“靶点”、设计路径、优化合成、提高活性……以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及虚拟化合物库筛选为核心技术,结合国际先进的药物化学合成,高通量生化测试,细胞及动物模型分析,致力开发抗癌药物。

高科技的领域,空间有多大、多深,会有很多的问号。但是,不抢占高地永远没有机会。这些年,将乐生物医药产业异军突起,打造出金乐、万科、远大、乐华等医药企业。

科技小巨人企业,宏和鞋业、祥源纺织、缘福木质素等一批新的增长极、增长点和增长带,也在转型升级中成长壮大。

敢于担当 零距离服务

工艺不同,设备不同,1.6万平方米的大车间,也仅不到30名技术工在操作……

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纺织行业!将乐祥源纺织公司业主林杰,作为长乐纺织“第二代”,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总投资12亿元的祥源纺织项目,现已完成4个生产车间建设。自动化、智能化的高科技转型,不仅减少了用工数量,而且提高了产品质量。

项目30万锭生产规模,达产在即。生产设备先进,智能化水平高,行业下行压力大,都需要强大资金流的支撑。技改补助、节能示范、用电奖励、应急周转……林杰一项一项数着县里零距离服务的好,更清楚县委县政府在背后的担当。

重点工作一月一调度、一企一策现场办公……这些年,将乐始终坚持打造工业强县目标不动摇,党政主要领导亲历亲为,仅今年以来,就多次与中国兵器集团、中车集团、中航集团洽谈合作,召开各类工业项目推进会52场,收集企业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853条,已帮助协调解决845条。

资金难题,是发展“拦路虎”。县里设立工业产业发展投资基金首期5000万元,扶持企业做优做强。用电大户泰达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想方设法进行余热发电。县里帮助争取到余热发电国家专项建设基金1200万元,并通过小贷平台向公司贷款500万元,撬动业主追加投资1亿多元。

县里还设立了1千万元人才发展专项基金,及时落实人才补助和奖励政策,在各方面为80多个高级人才开展工作提供便利,做到引进一批人才、兴起一大产业。仅半固态研究所6位专家组成的科研团队,就有10多项专利在手,为产业迅速扩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将乐重点项目,大部分是外来投资。专人督办、全程跟踪、按时反馈、限时办结,2014年9月,将乐在全市创新推出了签约项目全程代办。说起已代办的41个重点项目,县行政服务中心主任肖守魁说,外来业主等不起,部门审批有时限,一对矛盾化解了。

“资料交给你一下就走了,实际上还有很多看不到的……”项目落地,依法依规,从头到尾,34个子项,可是全程代办的张红,还做起了项目投产之后的跟踪服务,小到企业用秤她都请人上门检测。

黄佳烨代办的万峰新型墙体建筑材料生产项目,利用冶炼炉渣、尾矿尾砂等工业废渣生产新型墙体材料——加气混凝土砌块,9月15日也顺利点火试生产。

红色,需协调办理;绿色,已办理;黄色,正在办理。今年1至9月,将乐工业投资同比增长了26.9%,位居全市第一。

三明日报2016年11月23日A1版 《借智登高 持续推动——将乐县工业企业差异化发展纪实》



关于丝路丝路网史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4-2023 by ones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1024*768分辨率、火狐浏览器浏览

闽ICP备20230011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