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逢石狮“T台”秀

——中国地市党报走进“东方米兰”石狮采风活动侧记

本报记者 李顺亮

“人生就是一场‘T台’秀。”可谁能想到眼前的街,居然就是一个大“T台”!

一条印有15位中国最顶尖时装设计师手印的“星光大道”,年底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情景式“T台”。走进星期YI服饰创意博览园,仿佛与模特同台竞技,那是一种多么奇妙的感觉。

才逢石狮!来到这里创业的每个人,都可以在这片宽广的“T台”之上,秀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有什么样的产业就有什么样的城市。”

星期YI服饰创意博览园,是今年省重点建设项目。乍一听这个名头,以为又是一番大拆大建,万丈高楼平地起。金秋时节,当记者来到这里,却发现根本不是那回事。

一头雄狮,目视远方……上个世纪改革开放之后,刚刚建市风生水起的石狮,打造出了这个经典市标,令人过目难忘。星期YI服饰创意博览园就坐落在狮标旁,这里作为商家抢滩的必争之地,可谓寸土寸金。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石狮服装生产的四号工业区,如今机缘巧合成了这个项目的用地。“退二进三”来一次凤凰涅槃,是摆在每一座工业化城市面前的必然选择。这样的例子对于三明来说,也是随处可见,三明印染厂、三明化机厂、三明重机厂……

“退二进三”是直接了当推倒重来,还是精心构思借势登高?石狮人的高招让人耳目一新:退出了服装生产车间旧用途,进入了服饰创意文化新时代。原有的工业厂房,不是整体性拆除,而是进行立体式改造,在全新的规划控制下,促成区域跨越型蝶变。

退出的是服装,进入的还是服装,这就是石狮人的本事。占地面积81.4亩、建筑面积18.8万平方米、各类建筑65幢的老工业区,就在一退一进之间,变身集“创意设计、总部经济、高端金融、精品会展、商务交流、时尚传媒、特色文化、人文观光”等为一体的纺织服装博览城和多业态复合式开放社区,成为石狮服饰产业孵化器和产业引擎。

“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相辅相成,有什么样的产业就有什么样的城市。”石狮市委书记张永宁对于城市与产业的关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石狮如何走过来,石狮走到什么阶段,石狮今后怎么走?一番深思熟虑之后,石狮人开始二次创业,建设质量石狮,就是产业要更加时尚、城市要更加精美、人民生活要更加幸福。

产业是石狮作为工业化城市存在的符号,能否很好地做到“产城融合”,是石狮全域城市化改革的重头戏。对传统产业,石狮全面启动“东方米兰”计划,实施“划业入园”、“划行归市”。星期YI服饰创意博览园,就是由爱登堡、七匹狼、卡宾、威兰西、华飞、狼星等六家公司联合组建中联文创控股有限公司,实现统一承租、统一改造、统一运营。

时尚织就梦想,服装设计师第一次成为一个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纽带。“东方米兰”计划,就是要按照“定制化、个性化、高档次、小批量”方向,推动设计——设计师——品牌的跃升,推动纺织服装走时尚化、个性化、高端化的路线,打造“东方米兰”,推进石狮向时尚创意设计产业转型,并由此推动城市、文化、民生、制度等一系列深刻变革。

从曾经的渔港小镇,到中国重要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再到今天“东方米兰”的石狮梦,石狮人一直在努力发出自己的时代最强音……

“我不是石狮人,但我爱石狮。”

“我不是石狮人,但我爱石狮。”10月22日晚,“十佳新锐设计师”之一的何如意,在聚光灯下真情流露。他的闽南话并不标准,却引得了满堂喝彩。

当裁缝遇上石狮,奇迹就会上演。作为中国休闲服装名城、闽派服饰的策源地,在石狮这片创业沃土上,涌现出一大批知名服饰品牌和企业高管,孕育出一大批服装创意设计人才,走出了3位中国“金顶设计师”和9位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

中国时装设计“金顶奖”,是我国服装设计界的最高荣誉。地地道道的石狮人卡宾先生杨紫明,是2010年度第十四届中国时装设计“金顶奖”得主。作为服装设计师,1997年他创立了自己的卡宾品牌。目前,卡宾品牌已发展为中国规模最大、最具时尚号召力的服装设计师品牌之一,也是首个进入纽约时装周的中国设计师品牌。

石狮民营企业高达1万多家,有3500多家服装及配套行业企业完整产业链。卡宾先生当年毅然将原定追加在广州公司的全部投资,转投石狮,与家乡对服装设计师以及服装设计师自创品牌的重视关系密切。这些年,石狮出台了集聚纺织服饰创意设计人才暂行办法等一系列举措。

纺织服装行业也曾经是三明人民的骄傲。三明纺织厂叱咤风云几十年。1980年,三明市衬衫厂“金鱼”牌衬衫获省优产品称号,并连续十年保优。“金鱼”牌男衬衫是三明市服装行业的“拳头”产品。1992年产量达121.8万件。可是,时过境迁,后起之秀的石狮早已大量吸纳了来自三明等地的业内行家里手。

服装设计师是服装行业的活灵魂。如今的石狮,不仅留心卡宾先生这样优秀的服装设计师,而且关注这个行业新生力量的成长。刚刚新鲜出炉的2013石狮纺织服饰行业“十佳新锐设计师”,直接享有购买人才奖励保障房的资格,作为“石狮市优秀人才”优先评选对象,并且可以按规定申请有关资助项目……

“为什么到石狮来,得给他们一个理由。”在“才逢石狮”石狮市纺织服饰行业精英人才沙龙上,石狮市政府领导和新锐设计师们在一起探讨。人才是第一资源,石狮在努力建设“人才、人口、人气”的聚集城市。“新锐,是品质新锐、品牌新锐、文化新锐。”新锐设计师们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有人才有世界!”

2013石狮纺织服饰行业“十佳职业经理人”之一的肖利,当年就是被石狮人的真诚所感动,不远万里从芝加哥来到石狮。2012年,甲骨文石狮纺织服装创新发展云平台启动。裁衣居然不用“量体”,云计算这一科技创新与纺织服装传统行业进行整合后,石狮纺织服装行业从此跨入了全新的“云时代”。

“失去传统产业,就失去了发展的舞台。”在甲骨文纺织服装创新发展云体验广场,肖利笑着介绍他的“云衣尚”:“未来不一定要‘T台’走秀……”

“老外”自愿当了一回“T台”模特

石狮服装城,早已是石狮最靓丽的城市名片。从企业到产业再到市场,石狮写就了自己的一路精彩。

这些年,石狮推进星期YI服饰创意博览园、甲骨文纺织服装发展云、纺织服装产业基地、新型染整产业园等产业平台,以及石狮服装城、国际轻纺城、石狮辅料城、电子商务城、仓储物流园区等流通市场的建设,推动产业往时尚化、高端化、集约化发展。石狮服装城的成功更是点睛之笔。

石狮服装城总用地面积1100亩,总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2003年动工兴建,2005年开城融市,至今累计投资达30亿元。石狮服装城共入驻经营商户2600多家,年经营额为200亿元左右,从事纺织服装商业人员2万多人,每天吸引5万多名世界各地商贾。石狮人说,“这是市委市政府留给石狮市民最大的财富,也是最大的民生工程。”

“做活一方市场,盘活一方经济。”曾几何时,提升专业市场,积极培育新兴市场,让市场活起来,畅通物流、带旺人气、搞活经济,承载着三明人的致富梦想。2006年11月,三明市党政代表团赴泉州山海协作对接时,还特意考察了石狮服装城。同期,三明还强力推动自己的纺织服装城项目建设,但一直未有大的突破。

今天石狮服装城的成功,得益于改革开放,得益于产业链,得益于发展理念。但石狮服装城也并非一帆风顺,入驻经营商户培育到1000多户,就用了整整5年的时间。石狮服装城管委会主任邱育振感慨地说,新老市场的整合最难。

任何的市场都有一个培育的过程,要告别“有街无处不经商”的初级市场形态就要经历阵痛。当时的石狮服装城毕竟是建在城郊,曾经有一个时期,部分商户进驻后生意不太好,又搬回老城区去了。“让商户赚到钱,让来这里采购的商人也挣钱,要不然这个市场就倒了。”石狮人慢慢悟出了繁荣市场的门道。

市场活起来的关键在配套,重点要解决人流和物流的问题。石狮人在加快服装城物流中心建设的同时,全力推动服装城客运站和周边大酒店、商贸中心、外贸大厦和台湾纺织研发大厦等周边设施建设。同时,想尽一切办法为商户和客商服务,工作细到了甚至贴钱开起饮食店。

万事开头难,难在人气不旺。石狮服装城一方面对商户提供优惠政策,另一方面也鼓励商户“要有恒心,不要怕辛苦。”他们对商户开始考勤,不来就罚款,没生意也要来,到点才能回去。同时,每年都举办4·18海博会,造就“永不落幕的服装盛会”。

风雨之后见彩虹,石狮服装城很快变得人潮如织,这一带也成了石狮特色的纺织服装商贸繁荣区。进入电子商务时代,进驻石狮服装城的商家不减反增。走进石狮服装城,不但可以看到阿拉伯语等外语店招,而且还有不少“老外”老板。

正在和两位“老外”洽谈生意的阿拉伯老板,一看到记者们的“长枪短炮”,握笔签字的手直接树起了大姆指,并且主动摆起了姿势,自愿当了一回“T台”模特……

三明日报2013年11月14日B1版 见报标题为:《产业转型,推动城市升级变革 ——中国地市党报走进“东方米兰”石狮采访印象记》



关于丝路丝路网史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4-2023 by ones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1024*768分辨率、火狐浏览器浏览

闽ICP备20230011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