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农村一片安全的药品天空 本报记者 李顺亮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三明,农村人口众多。农民用药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在用药安全方面是弱势群体。农村药品市场的监管对象和涉药案件数,分别占到全市总数的80%左右。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农村药品市场作为监管和整治重点,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努力保障农村药品市场安全,还给农村一片安全的药品天空。 “两个网络”全覆盖 仅去年,我市就检查农村涉药单位11500家次,获得农村药品违法违规行为信息或线索120条,这些都是在农村药品协管员、信息员的有效配合下完成的。 在设在陈大镇卫生院的协管办里,记者看到这里有办公场所,有制度上墙,有组织领导,有专门人员,有开展工作,有完整的资料。这样一张覆盖全市的农村药品监督网络,保证了农村药品监督的全天候运转。 我市药监局在组建之初,曾经跑遍全市2万多平方公里的1900多个行政村,不漏一村一所进行执法检查。但作为只设置到县一级的药监部门,面对点多面广的农村药品市场现状,长期的日常监管任务显然极为繁重。 于是,我市把巩固和发展农村药品监督网络,作为为农村群众办实事的一个重要载体。我市在所有乡镇全部建立了协管办,选聘了1922人作为乡镇、协药品协管人员。我市对协管人员采取边培训、边学习的办法,提高他们的药品监管素质。同时,采取激励措施,从有限的办公经费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协管人员的办公经费和奖励基金,积极发挥农村药品协管人员的作用。 有了这样一张网络,我市的农村药品监督反应变得更为迅速高效。协管员虽然没有行政执法权,但是他们生活在农村,工作在农村,不仅在日常协助药品监督上,而且在全国药品突击检查上,都作了实实在在的工作,受到省里的充分肯定。 一方面要管得好,另一方面还要供得上,才能真正让好药走进农村千家万户。为此,我市在农村药品供应网络上下功夫,在全市发展的药品零售企业(含连锁门店)661家中,就有314家是农村零售药店。同时,采取制度、品种、审批、药柜、手册“六统一”的方式,在全市52个无医无药的行政村设立了“便民药柜”,解决偏远乡村、“空壳村”群众用药难问题。 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药品,通过这张药品供应网络,实现了农村药品供应全覆盖。“便民药柜”作为去年的办实事项目,由药监部门花钱送药柜进村,受到了农民的欢迎。家住海拔900多米高的沙县富口镇荷山村村民,如今通过“便民药柜”就可以买到药品,省去了翻山越岭40多公里到镇里买药的麻烦。 如今,仅市区就有10家药品供应企业,提供送货上门服务,方便的药品供应网络,加上时刻盯住的监管,农村药店已经没有必要再冒私下乱拿药的风险。 “两个规范”上水平 药房药库的好坏,对于农村药品质量的稳定,是极为重要的一环。我市以规范医疗机构用药为目标,开展药房药库改造,不断推进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管理向规范化、制度化迈进。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来,我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制定了医疗机构药房药库设置条件和有关管理标准,指导乡镇、村两级卫生院、卫生所(室)规范药房药库建设,健全药品质量管理制度,改善药品仓储设施,防止假劣药品进入农村使用领域。全省就此在我市的将乐县召开了现场会。 一等5000元,二等4000元,三等3000元……真金白银补下去的结果,促进了我市医疗机构药品储存、养护条件的明显改善。目前,全市所有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完成药房药库改造,乡镇卫生院完成也进入最后的扫尾阶段,村卫生所(室)也已经完成改造接近1000家,有力地保证了用药质量。 与此同时,我市还通过扎实开展“驻乡巡村”活动,切实规范农村药品市场秩序。在面上普及,全市12个县(市、区)123个乡镇全部开展这项工作,且乡镇以上涉药单位巡查两遍以上,村卫生所(室)一遍以上。 我市农村山高路远的行政村不少,尤溪中仙的乡村离县城60多公里,真要实实在在监督检查不驻不行。于是,我市一方面实事求是,“驻”“巡”结合。对离城区较近的乡村不驻只巡,对偏远的乡村不定时开诊的卫生所(室)采取“驻”的方式;另一方面,要求统一,目标明确。市、县两级局每人每月至少开展5天“驻乡巡村”活动。 为了确保重心下移,像生产队一样记“工分”,成了活动之中的有效法宝。哪怕是市药监局的局长,也要完成这样的“工分”。人员有没有到位,只要一翻市药监局下发的绿本子,看看记录是否完整,就可以一目了然。在瑞云康民药店,记者看到了这个本子,培训或会议记录、协查记录、举报记录、问题药品或专项检查协查记录、食品安全情况记录、“驻乡巡村”活动记录和1个供应网络档案,全集中在一个本子上,签字还要两个人同时签,想作假并不容易。 “驻乡巡村”人员还要利用农闲、晚上时间,通过开办农村群众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培训班,张贴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传栏、发放宣传小册子、墟日上街宣传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方式,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普及安全用药、合理用药知识。 “两个延伸”保健康 随着小城镇建设的不断推进,哪怕是在我市的广大农村,社区的重要性不断突显出来。求健康求长寿是老年人的共同心理,因为使用假冒保健食品、非药械冒充药械而上当受骗的群众越来越多。 今年,我市从客观实际出发,部署开展药品安全进社区活动,把工作重点向包括农村社区在内的所有社区延伸,印制了20多万册的药品安全进社区系列宣传小册子,发放至家庭、学校和人流量大的街区等。 我市在社区也聘请了协管员。市局和市两区7个街道建立了药品安全协管员制度,聘请了7名协管员。科普画廊张贴起用药安全知识宣传画报。同时,社区居民学校开展了用药安全知识宣传讲座。清流县还进行试点创新,药监执法人员走上老年大学的讲台,深受老年朋友的喜爱。 通过开展药品安全进社区活动,使社区居民的药品、药品器械、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的知识得到普及,识别真假药械的能力得到提高。与此同时,专项整治不放松,以专项检查为抓手,向农村药品市场延伸,突出重点项目、重点环节和重点区域,确保农村药品市场安全。 去年以来,我市先后开展了非药品冒充药品、农村药品重点品种、打击保健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质量公告不合格器械等40多次专项检查,采取联动执法、换位执法、交叉执法、联防执法、敦促执法等方式,整合监管资源,增强农村药品市场执法打假力量,出动执法人员近2万人次,检查涉药单位5000多家次,查处药械处罚案件近800件,有效地保障了农村药品市场安全。 农村药店进药渠道正规,农村群众购药同质同价,农民群众也会投诉举报,农村监管盲区不再……长期关注我市农村药品市场的市政协委员、市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周建耀说,前些年在农村义诊时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在这些问题都得到了重视和解决。 药品安全事关人民生命健康,事关社会安定稳定,我市将从零开始,从零点开始,从严要求,从紧抓实,让农民群众满意。 三明日报2011年7月23日A1版《让农民朋友用上“放心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