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发展的生命线 ——我市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侧记 本报记者 李顺亮 彭 峰 春风和煦,频频传来的是一项又一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部分投产的捷报。 ——永安市埔岭99号,福建三明埔岭汽车工业园区的热土上,挖掘机、推土机机声隆隆,中国重汽福建海西汽车生产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占地800亩、建设年产中重型及轻型卡车8万至10万辆的目标在一步步地接近,三明成为海西主要汽车生产基地之一的梦想在这里逐渐变为现实。 ——年产白炭黑15万吨,预计可创产值4亿元、税利3200万元的沙县正元化工高分散白炭黑项目,已建成投产年产4万吨的硅酸钠生产线。这一喜讯,让项目所在地沙县高砂镇的居民觉得,要是多上几个这样的大项目,想“靠家门口就业来致富”便更有盼头了。 春日三明,别样生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浪潮中,三明重点项目建设风劲帆满,稳步争先。 发展的支撑 项目是发展的生命线。没有项目,发展无从谈起。 在市发改委重点办,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组数据:今年安排市级重点项目186个,总投资2181.02亿元,当年计划投资216.46亿元。第一季度,我市重点项目建设共完成投资58.1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6.9%,超过序时进度1.9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3.9%。其中,29个项目开工建设,开工转化率达42%。 重点项目建设,不仅可以在数量上改写三明的生产总值,而且,可以使这个数字基础更扎实、结构更完善、内涵更科学。发展离不开项目支撑,推进三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需要建设一大批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多年的实践使全市上下形成了这一共识。 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规模上来看,今年我市重点项目建设的目标,都比去年有所提高,更为欣喜的是今年我市有111个重点项目,列入了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其数量居全省各地(市)前列。而重点项目在投资建设阶段,通过消耗各种原材料,直接刺激经济增长;在建成阶段,又通过自己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推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个新项目就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3月8日,中央电视台新影集团和福建宏林投资有限公司就三明国际影视基地项目正式签约。至此,我国第一个在山地上建设、具有国际影视拍摄功能的影视基地落户梅列区。项目计划总投资33亿元,分三期建设,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社会经济效益。三明影视基地的建设,对于推进三明大旅游格局的形成,做大市区,做旺人气,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具有重大意义。 海西潮涌,在这个突飞猛进的时代,三明只有奋起直追。不管是自己与过去的纵比,还是自己与兄弟地市的横比,结论都只有一个:投资,是拉动现阶段三明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而在投资当中,重点项目建设又是重中之重,是一种最为积极有效的投资。 在市委、市政府下发的《三明市2011年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年度工作目标》上清楚地写明:今年的重点项目在提高质量的前提下,保持行业分布齐全,兼顾县域发展平衡,突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突出重大工业项目,突出商贸物流项目,突出民生项目;项目目标实现“三个突破”,即市级重点项目建设数量突破180个,总投资突破2000亿元,年度投资突破200亿元…… 现实摆在眼前,成效寓于行动。目标高、任务重,行动更要加快。从我市第一季度重点项目的行业完成情况来看,14个农林水项目完成投资2.3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43.3%;23个社会事业项目完成投资6.1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36.4%;94个工业项目完成投资21.5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29.2%;13个能源行业项目完成投资5.0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26.7%;交通、城建环保、商贸服务等其他行业项目均完成了年度计划的22.1%以上。 从三次产业完成情况来看,第一季度,14个一产项目完成投资2.3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43.3%;109个二产项目完成投资27.5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28.4%;63个三产项目完成投资28.2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24.8%;基本都能按计划推进。 这是来自市发改委的数据分析。一个个具体的数据、一项项清醒的分析,画出了一整幅三明重点项目建设的全景图。而一个个“打好五大战役、大干开局之年”火热的项目建设现场,写满了三明人的壮志豪情。 大手笔建设 今年是三明“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开局之年,更要有大的手笔。 市委、市政府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186个市级重点项目,涵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是历年来项目数最多的一年。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协调服务,千方百计解决重点项目开发、引进、建设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全市各地做到重点保障、重点服务、重点突破,掀起了一场重点项目建设的热潮。 在三明中心城市快速通道建设现场,每天有100多台机械24小时连续作业,超序时赶进度。这条快速通道,是连接机场、铁路场站、高速公路和城市中心区域的大动脉,也是我省新增长区域之一的三明生态工贸区的重要交通轴线,全长56.72公里,总投资55.7亿元。 我市加快生态工贸区建设,强调更加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重视生态优先和环境保护、发展低碳经济,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年产20万辆商用车的中国重汽集团福建海西汽车项目等一批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大项目相继落地三明生态工贸区。 永安市提出“引进大项目、建设大企业、组建大集团”的发展战略,创新“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工作方法与机制,使项目对接方式、部门联动形式、项目运行和考评机制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这一变,带来的是永安市重点项目建设的喜人成果。 在永安市曹远镇大兴工业区,有一家福建旺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占地面积78亩,总投资2.7亿元。据公司董事长助理肖启华介绍,公司将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计划建成年产39万吨的净菜、水果系列产品配送生产线一条,年产3万吨速冻果蔬生产线一条,易拉罐果蔬罐头生产线一条,贮藏量1万吨低温冷库一座;还有建筑面积800平方米的产品研发中心、质检中心等。 这家公司还与众多农村合作社合作,投入近3000万元,建立了绿色农产品生产原料基地3万多亩,在清流、永安、江西乐平等地分别建立了果蔬基地。现有产品已覆盖三明地区的主要超市,成为了三明最大的蔬菜流通企业。 目前,公司已建成1号厂房4条国内部分精品蔬菜生产线,现已生产各类叶面菜、瓜果类等70多个品种2000多吨;正在进行1号厂房国际部分日产果蔬130多吨生产线和库容2.68万吨的低温速冻冷藏库设备安装,宿舍楼进入主体施工,易拉罐果蔬罐头厂房进行基础施工。 清流县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进一步抓重点、强举措、抓招商、优服务,全面推进“花卉苗木产业区、特色养殖区、生态休闲旅游区、农林产品加工区”四区建设和台商联谊会平台建设,力争全年新引进台资企业20家,不断提升对台交流合作水平。 建宁县将重点项目建设的任务,具体细化到各有关部门和相关企业,将投资计划落实到各个具体的项目,倒排工期,盯紧落实,使重点项目建设按序时推进,目标任务保质量完成。 三元区立足打好“开工建设攻坚战、竣工投产攻坚战、重大招商攻坚战”,重点抓好总投资6亿元的福建三农、总投资3.1亿元的三达膜医药、总投资2亿元的酶制剂和明商集团等5个亿元以上项目年内开工建设;确保21个项目竣工投产或部分投产;引进1个10亿元以上和7个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 主动谋划,政策引资,服务跟上,为了重点项目建设,三明上上下下正在大显身手。 全方位保障 项目建设春潮涌动,重点项目全力推进,突破创新频频出现,督查考评保驾护航。 在新一轮发展面前,我市上下求新思变,渴望加快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紧迫感深入人心;同心同德,目标一致促崛起的使命感深入人心。从城市到乡村,从园区到企业,形成合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脚步一刻也没停止。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我市各级各部门充分调动和激励广大干部想项目、抓项目、促项目的积极性,加强项目管理,严格建设程序,落实各项责任,提高重点建设管理水平,同时加强对重点建设项目的检查督促,加大项目施工现场检查力度,加强对项目业主目标管理考评和参建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业绩信誉评价登记,实现重点建设项目投资、工期、质量、安全和廉政“五同步”。 为强化组织管理,打好重点项目建设战役,1月30日,市政府下发了《2011年度市重点项目分级分类管理办法的通知》,切实推进重点项目目标责任制的落实。 4月初,市重点项目建设战役督查组,对部分重点项目建设战役第一季度完成情况进行督查,其主要内容包括重点项目建设进度、质量、安全情况,市直相关部门和县(市、区)政府行政作为、服务效率、廉政情况,施工环境情况,招投标执行情况,真可谓细致全面。在督查中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原因,想方设法解决问题,服务重点项目建设。 总投资3.1亿元的大田格林童装名城建设项目,是我市重点项目。公司自从去年5月18日项目签约以来,快速推进项目建设,然而,如今社会普遍存在的招工难题,也同样困扰着这个项目。 得知这一情况后,大田县工会、劳动部门主动对接格林公司,联手出谋划策,2月13日在大田格林生产基地举办大田县首届职工缝纫技能大赛。大田县职工和返乡农民工均可参加,除有丰厚的奖金外,对取得前60名的参赛选手,只要其愿意,格林公司还能优先录用。当天,通过比赛被当场录用的工人有63名,工资均在2000元以上。有了贤才,公司的发展更快了。目前,公司已安装机台755台,22条生产线投产,年可生产各类童装、童鞋500万件。 我市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的事比比皆是。今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按照市委提出的“四个不让”和“重点建设、重点支持、重点保障”的要求,主动了解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及时帮助重点项目业主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项目报批、建设用地、拆迁补偿、施工环境、资金筹措等方面问题,为重点项目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确保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眼下,我市第二季度重点项目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各级各部门正以深化“项目推进年”活动为抓手,继续打好“五大战役”,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奋力拼搏,全面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取得更大成效。 三明日报2011年4月16日A1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