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邓立民、花旺春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之后……

一起捧起生命的美丽

李顺亮

“体检一切正常!”

昨日,我市第一例、第二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邓立民、花旺春,高兴地接到了市红十字会的电话通知。详细的体检单,也已经在邮送的路上。

随着捐献造血干细胞半年之后的体检结束,至此,邓立民、花旺春不用再特别小心,可以完全回到原来的生活状态。

其实,这一段时间,邓立民、花旺春的爱心效应仍在持续,一起捧起了生命的那份美丽……

大事居然发生在自己身边

每年越是酷暑,越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忙碌的时候。100多亩的水稻制种田,让将乐县农科所的廖荣周每天一大早就忙个不停。水稻制种科研,那是他份内的工作。

“本还想着天天这么累,敢不敢去献血。”可已经忙了一个月了的他,一听说这回市中心血站的采血车来将乐,不光光可以无偿献血,还有造血干细胞采样,赶紧放下手中的活,趁着休息的间隙,来到了造血干细胞采样现场。

心动不如行动。原来,廖荣周早已心存一份感动。我市第一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邓立民,既是他的中学同学,也是他的好朋友。邓立民的壮举,深深地感动了他。

可是,邓立民知道,廖荣周原来的身体并不是特别好。廖荣周曾向邓立民提起过,在读大学的时候,学校曾经开展过义务献血活动,就因为身体原因,他最后没有献成。

廖荣周虽然经常与邓立民在一起,但是以前对造血干细胞捐献是一无所知,甚至也和很多普普通通的常人一样,一直以为“捐骨髓”肯定要做可怕的“骨穿”手术。邓立民的造血干细胞“初配”成功后,廖荣周就一直关注着造血干细胞捐献的事。

在将乐当地,被邓立民感动的,其实还有很多人。邓立民的好同事,金湖电力公司的林建宏就是另外的一位。林建宏是通过自己公司的网络新闻平台,知道市里有献血车前来采血的。当天,他自己抱着孩子,带上了恰好回到将乐探亲的爱人。

本来是想来参加无偿献血的,可一到无偿献血现场,林建宏就一眼看到这回居然还有造血干细胞采样。真是一个意外的惊喜,他夫妻二人马上果断决定参加造血干细胞采样。这可是歪打正着,参加造血干细胞采样,本来就是他们想做的事。

林建宏的爱人2002年调回泉州工作,很早就知道造血干细胞的事,在将乐工作时就曾经想要参加造血干细胞采样。可那个时候,因为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我省还没有开展造血干细胞采样这一方面的工作。全省第一例造血干细胞血样,是2003年5月18日由我市志愿者林瑞班捐献的。

“当时,就跟听故事一样。”林建宏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身边不仅实实在在地发生了配对成功的情况,而且发生了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这样的大事”。对造血干细胞,他以前稍有一点了解,毕竟“初配”成功的几率很小,倒是“初配”之后的“高配”成功几率更大。

廖荣周、林建宏都跑去参加造血干细胞采样,邓立民事前并不知道,他是后来听说的。为此,邓立民也是一直感动在心。他心里明白,对他的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好朋友、好同事自愿选择了这样一种最好的无声的支持行动。

如今,邓立民才从前来看望他的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嘴里知道,因为他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这回前来参加造血干细胞采样的还有很多,仅仅他所在的金湖电力公司,有名有姓的采样者,就有4个之多……

真正的爱心可以互相传递

真正的爱心,是可以互相传递的。我市第二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花旺春,起初居然是他的同事带去参加无偿献血的。

花旺春的这位同事黄清杰,其实是他所在的沙县医院科室的领导。当年,参加无偿献血的时候,填表遇到了要不要打勾的问题,就是要不要捐献造血干细胞。因为本身是医务人员,对造血干细胞有一些了解,两个人都打上了勾。

虽然过后他们通过网络仔细查了查相关的知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都慢慢淡忘了这件事。直到2008年有一天,花旺春造血干细胞“初配”成功的电话,突然传来。随后,花旺春又是经历了一年漫长的等待。“花旺春有幸成就一次壮举,这是救人一命啊。”黄清杰十分感慨。

捐献之前,花旺春顾虑年迈的父母担心,一向孝顺的他,借着去福州参加业务学习的名义,“好心”瞒过了父母,甚至在捐献的时候,一再交待新闻单位不要报道。捐献成功回到沙县之后,花旺春向父母说明了事情的前前后后,并最终得到了父母的谅解。

本来,我市的第一例捐献造血干细胞者,完全有可能属于花旺春。只是因为受捐的对方患者一直没有做好全部的准备,所以才一再延误了捐献时间。而对于是不是首例捐献,花旺春并不在意,只要成功奉献了一份爱心,做了他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

花旺春一直想“保密”,沙县医院领导是在他就要去福州捐献的时候,才知道此事。花旺春的妻子雷霞,也是沙县医院的医务人员,医院马上安排她跟着去福州,进行全程陪护。

今年,在省肿瘤医院干细胞采集室,继1月11日邓立民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之后,1月28日花旺春也顺利完成了造血干细胞采集。一个月之内,我市不仅实现了造血干细胞捐献零的突破,而且接连成就了我省第37例、第38例非亲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赠。

40出头的邓立民,捐献时机采速度很快,捐献全程只是因为双臂机采没法活动,让他稍有不适。而今年30出头的花旺春也不赖,也只是打动员剂时有些腰酸。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往往更需要勇气。那时的邓立民、花旺春以及他们的亲人,只能通过网络来了解别的爱心人士捐献时的一些情况。如今,他们作为过来人,纷纷对自己的捐献经验做了一些总结。

“捐献之前,保重身体,适当锻炼。千万别生病。捐献之时,保持一颗平常心,就不会紧张。”邓立民说。他很乐意为后来者提供帮助,并且已经接受了两次咨询。而花旺春也是这样,他说,“最重要的,还是要把身体调整好,把心态调整好。”

“捐献之后,也要注意营养。”邓立民、花旺春的亲戚朋友,甚至为此送来了很好的补品,这让他们很是过意不去。而他们的单位也是全过程关心爱护,让他们好好休息。可他们都仅仅休息了几天时间,就回到了工作岗位……

爱心需要大家一起来呵护

本来就需要这样,大家一起来呵护爱心。不能等到只有自己需要帮助了,才想起如果有人献爱心多好啊。

人人奉献爱心的氛围,并不是一日就能形成的。邓立民、花旺春所在的单位,都十分支持这样的爱心行动。金湖电力公司,更是建立专门的“讲三德、做四好、争五星”机制,鼓励职工奉献爱心。而沙县医院,还曾有医生参加了援藏医疗队。

做一件事本来就不容易,更何况是做一件纯粹无偿付出爱心的事呢。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自觉自愿奉献爱心,需要大家对这件事,真正有所了解,为此,我市的爱心志愿者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邓立民、花旺春也是很早就参与到无偿献血中来。

如今,全市采集的造血干细胞血样已有3000多份,仅仅将乐一地就有500多份,但这是市红十字会从2004年至今先后三次抽取的。从第一次的414份,到第二次的69份,再到这回第三次的20份。乍一看,数量一直在减少,其实,幕后是质量的不断提升。

我市的造血干细胞工作,原来采集了很多血样,也有“初配”之后“高配”成功、体检合格,完全可以捐献的,个别甚至在患者做好受捐准备的紧要关头突然变卦,总之受各方面的影响,最终都没有捐成,做了大量半途而废的事。随后,从量到质转变,就日益得到重视。

一个人不献爱心时,自然可以会有一千个理由。只要他改变主意愿意捐献,“不然,我跪下去求他都可以。”林瑞班说。可是,真正的爱心是没有任何理由的。邓立民、花旺春接到“初配”成功的电话后,从来都没有二话,并且在顺利完成捐献之后,一而再、再而三地感谢省、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全程陪护。

初配成功的几率之低,真的可以用“中奖”来形容。但造血干细胞移植是非常重要的,把正常人的造血干细胞通过静脉输注到患者体内,可以重建患者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

邓立民、花旺春的两例捐献,都是先用科学方法将骨髓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动员到外周血中,后从捐献者手臂静脉处采集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同时,将其它血液成分回输捐献者体内。其实,并不会因捐献造血干细胞而损坏造血功能。

如今,全省捐献造血干细胞已经成功突破50例。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杨政坚说,爱心付出与得到都是一种幸福,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行列。

每一位捐献者,都会分别得到独一无二的荣誉证书,那是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为他们特别订制的。邓立民、花旺春都十分珍惜自己的荣誉证书,因为那见证了他们人生中的一次难忘的经历。邓立民的妻子胡冬梅说,这是最珍贵的,早收好了。

花旺春的孩子还小,而邓立民的女儿总是为爸爸感到自豪。那时,邓立民刚从福州回家里,她就把爸爸带回来的红十字绶带,高兴地披在了自己身上,把爸爸捧回来的鲜花,摆上了桌面并用彩带作了装饰……

三明日报2010年9月15日B1版



关于丝路丝路网史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4-2023 by ones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1024*768分辨率、火狐浏览器浏览

闽ICP备20230011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