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会协作发新枝 李顺亮 技术入股 11月25日,星期天。虽然山区天寒有霜,清流县经作局农艺师李林财仍起了个早,骑着摩托赶了近30公里山路,到嵩口镇围埔村指导果农种果。 记者一问,原来1999年县里推开村会协作之后,老林也大胆地技术入股,和村里的果农魏政文合作。不管天气如何变幻,来围埔已是老李的家常事了。 这两年来,已经在果园里投入20多万元,种了近万株蜜雪梨的魏政文,每个月还额外补给老李200元交通费。而李李则保证果园3年正常投产收益。 同单位的农艺师叶佑平也一样常来村里。不同的是,他应投资20多万元开发果园的果农魏光棋之请,签定了正式合同,风险和利益都得承担10%。 村里的果园成片的就有700多亩。1999年冻害后,开始改种水果“三蜜”。学习大路口开展村会协作后,冬、春两季果树修剪关键期,农技员至少都会在村里住上一个星期。 有了技术作后盾,还有县里的水果营销协会打市场。靠山吃山,村支书魏帮坤介绍说,农民信心足了,投入大了。村里还有好几户人家正在开荒种果。 协会营销 通过协会营销,市场行情掌握在自己手里,更是让东华乡大路口村人尝到了甜头。几个种果大户都向记者反映,每公斤可以增值0.4元。而清流全县今年柑桔上市量在250万公斤以上。 协会营销,大路口村与县供销社协作。村里的10多个种果大户全是县里水果营销协会会员,占了总会员数的1/5。村支书巫政生还担选为水果营销协会副会长。大路口的村会协作发展成了村社协作。 对村会协作,村里种了10多年柑桔的果农黄芳济,有着切身的感受。1997年,他的柑桔产量30万公斤。可这破天荒的产量,却让他有些哭笑不得,居然一分钱没赚到!原来产量过高,果质反而下降,竞争不过人家,自然卖不出好价。 大路口人以果为生,1997年的市场风潮惊醒了他们。1998年3月,经过市、县科协牵线搭桥,村委会和市园艺学会签订了技术协作有偿服务协议。 侧重于技术的村会协作从此开始。经专家指点限产提质后,柑桔个大质优。1998年,黄芳济只产了12万公斤柑桔,却反赚了2万元。 几年学习磨练下来,如今,村里果农大多是技术上的好手。果农也从当初的单纯生产,转而雇请帮工种果,自己当起了技术员。 大路口家家户户都有帮工,但让记者吃惊的却是,这些年大路口人请帮工请出的精明,如今他们都是请整户,且一定要请不同地方的。 种果大户黄芳济就请了5户来自江西以及本省周边县的帮工。他们说,这样才能留人又留心,帮工之间相互才有竞争。 大路口人从简单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这些当年的种果人很自然地把眼光集中到了卖果上。县里因势利导,把村会协作扩大到了流通领域,村社协作应运而生。 供销社专业信息网络,使生产基地与流通市场,紧紧地连在一起。而村会协作,使大路口名声在外。虽然相对价高,可广东客商依然爱来这儿采购。今年仅黄芳济一户,就已经卖出15万公斤的柑桔。 九运会期间,广东很多市区不让货车进入,柑桔运输以及价格都受到了一些影响。可就是11月24日,记者在大路口采访的当天,村里还往东莞发了5万多公斤柑桔,1公斤柑桔仍有1元左右的价格。 价高是因为对行情格外清楚。东华乡党委书记林新建有一次笑问一广东客商是否低价套购。那客商说,我们怎么敢诈到大路口?其实,原来大路口人被骗过,而村社协作让他们更加精明了。 村社协作,并不等于技术就是次要的。对于技术,大路口依然钟情。但现在自己技术好了,对技术员的要求也相应更高了。 原来只要有技术员来,不管教什么,他们都爱听。能否村里的4个村民小组各请1个技术员,分片指导? 有比较才会让自己学到更好的技术!大路口人很快把村会协作向下延伸,于是村里自发地开始了组会协作、户会协作。 果农说,现在科技人员的责任心更强了,有时还不请自己上山看果园,发现问题后找不到果农,就会写张纸条挂在果树上…… 乡会协作 村会协作既然可以向内延伸,当然也可以向外拓展!清流县及时总结了大路口经验,提出了从更高的层次、更广的范围深入开展村会协作。 农民盼科技、学科技、用科技,大路口的经验让他们看到了出路,纷纷主动与市、县各科研单位、学会组织联系,签订协议。 记者了解到,目前,清流村会协作已延伸拓展到了11个乡镇、56个村、1个公司和2个果场,分别与市县涉农协会达成协作项目52个。 林畲乡与市茶叶站1999年开始乡会协作,一定3年协议。可林畲乡1998年以前才60多亩茶山,仅仅限于向阳村一隅之地。协作种茶,对全乡来说是不是抓错了? 就在乡辖区内的新垦农场,几十年来,其3000多亩茶场不仅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基础。这说明林畲适宜种茶。 于是1998年乡里在抓农业结构调整时,确定了山上主抓茶叶开发的思路。可费了一年劲,一亩补助300多元,还是发动不起来。 问题出在哪里?1999年县里推开村会协作后,乡里适时调整了工作方法。他们请来市茶叶站专家,并确定双方一起在向阳、舒曹、曾坊等村抓典型大户。结果,当年新发展起来的400多亩茶园,由于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园,本来要3年开采的茶园,次年就开始初采加工。 有了典型后,乡里又请市茶叶站专家到各村培训。很快,群众动起来了,去年全乡又种了500亩茶。加上今年再抓山地开发,如今,乡里已有1400多亩茶场,而1亩利润至少1000元 茶叶加工也紧跟着发展。向阳办了个茶厂,从设备到工艺都是市茶叶站介绍的。而在乡所在地准备新上的茶厂,目前设备已经到货,同样也是市茶叶站提供加工技术服务。 向品牌要更高的效益。乡里一方面引进新的优质茶叶品种:龙井、云霄绿、福鼎大白,另一方面注册了“向阳春”、“向阳龙井”,做起品牌增值工作。 群众的科技意识增强后,视眼也随之开阔。如今,不管是发展生产,还是搞公益事业,群众都成了投资主体。全乡8个村,村村道路硬化,只差曾坊一点了。 什么事都变成了民办公助,干部却反而更忙。原来,群众科技意识强后,对干部也形成了压力。乡干部对记者说,为有一技之长,现在乡里每周三个晚上的例行培训最吃香。 发展一个产业 和林畲乡发展茶叶一样,沙芜乡也是通过协作一个项目,发展了一个产业。 作为安砂库区的沙芜,有2.2万亩水面,人均5亩多。可长期以来,却没有农民搞水产养殖。连小库湾拦网抓鱼,都是乡干部示范后形成的。 光抓鱼不养鱼,不行! 1999年上半年,库湾分割承包了,可农民依然不想放鱼养殖,最多一个库湾只放了250公斤的鱼苗。 县科协热心帮忙,1999年冬,沙芜与市水产学会建立了乡会协作关系。水产专家来了,培训课场场曝满,不得不从120人的大会议室移到了大礼堂…… 2000年,大部分农户开始放鱼了,可是鱼苗都是外地长途贩运而来,成活率大受影响。乡里马上搞起了两个育苗基地,今年准备再扩大到50亩。 水产养殖的潜力在于网箱养殖。乡里又无偿提供了3万元奖金,组织养殖大户到东山、福州、厦门等地,参观立体高密度养殖。 网箱养殖,如依样投饵成本较高。沙芜的水质肥沃,得天独厚,能否不投饵?沙芜人学会网箱养殖后,又动起了新脑筋,做起了对比试验…… 如今,沙芜水产养殖发展到了400多户1000多人,今年产量预计可达1100吨,将比去年增加200吨。每天早晚,沙芜水面上随处可见农民忙碌的身影。 产量大幅度提高,原来起保持市场价格作用的小加工厂不顶用了。乡里组建起龙头企业九龙湖渔业公司,下属4家加工厂,今年产量预计达60吨。原本1公斤2元的小杂鱼,价格相应提到了4元。 从育苗、养殖、加工到销售,一条水产养殖产业链初步形成…… 一定要实实在在地坚持下去 本报评论员 村会协作,是清流县东华乡大路口村干部群众在生产实践中创造的。今年2月1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予以肯定,并向全国推介了这一先进典型。 村会协作,其实质就是贯彻了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科学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主线是结构调整,动力是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村会协作,让科技与农业联姻,把科学技术作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最终达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的。日前,市委书记苍震华在清流调研时特地就此指出,“要有一股韧劲,一定要实实在在地坚持下去……” 典型要有生命力,完全取决于其主体是否依然永葆积极性与创造力。村会协作,农民得益,同样也要让科技人员得益,否则就会如天平因缺了一方而失衡。我们高兴地看到了村会协作中的技术入股,农民不仅靠纯朴的本性作证,甚至主动用规范化的合同形式来保障技术人员的权益。我们更高兴地看到,农民在学到技术的同时并不满足,而是无止境地追求新的技术进步,甚至敢于让科技人员在生产实践中相互比试真功夫。只有相信科技、依靠科技、实践科技,并且努力维护好科技人员的权益,村会协作才会青春常在。 典型要有生命力,完全取决于干部群众在生产实践中是否加以坚持发展。村会协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坚持发展就不能拘泥于表面形式。村会协作向内延伸成了组会协作、户会协作,向外拓展成了乡会协作、村社协作……今人有耳目一新之感。从点协作到面,从生产协作到了流通,根基于科技又逾越科技,这样就使村会协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只要遵循双方自愿、有偿服务、坚持法制的原则,任何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农村客观实际的协作形式都可以尝试。这样,典型发展的过程,同样会成为我们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实力、促繁荣的进程。 典型要有生命力,完全取决于能不能解决存在于现实生产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村会协作,促进了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它以先进文化的表现形式,增强了农民崇尚科学文明的思想意识。在取得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实效基础上,村会协作很好地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种做法加强了干部与群众的思想交流和感情沟通,改进了干部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密切了党群、干部关系。清流的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得出了共识:这是实践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村会协作大有可为,确实,一定要实实在在地坚持下去! 三明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