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所有困难群众都有这种感受就好了……” ——省委书记卢展工在三明慰问侧记 李顺亮 “唉唷,手过敏啦。痛不痛啊?” “有些痒。” “弄点药了吗?” “有,中药。” …… 2月1日,沿着弯弯的山道,绕到明溪县沙溪乡碧州村王力自然村后,省委书记卢展工和省领导李宏、陈芸,市领导叶继革、张健、李轩源、庄奕贤,来到了一幢陈旧的民居里。 五老人员苏水清夫妇正端坐在厅堂里的矮凳上休息。卢展工一俯下身看望苏老,猛然瞧见了苏老过敏的手,马上关切地询问起来。 今年89岁的苏老,曾于1948年7月参加当时三元县的武装工作队,如今享受着每月165元的定补,和他74的老伴过着安逸的生活。 苏老家庭幸福,已是四世同堂。1个儿子在家种地,孙子甚至打工到了意大利。年纪小小还在幼儿园的曾孙并不怕生,连说自己长大也要当个武工队员、解放军。卢展工听了十分高兴。 “过年了我们来看看。”和苏老家人拉完家常,卢展工和苏老道别,叮嘱苏老的家人要好好孝敬老人。而苏老则是保持着当年革命时的“老习惯”,留卢展工“在这里住一住。” “今天还要再去看望特困户……”卢展工说明了一下情况,笑了笑对苏老说:“真要找机会到农村住一住。你们多保重!” 从苏老家里出来,卢展工一行马不停蹄,又慰问了王力自然村低保户罗彩莲和布上自然村低保户李莲珠。卢展工祝福老人健康长寿。他说,现在关键是要抓发展,财力大了一点,强了一点后,就可以给困难群众多做一些事。 看到今年91岁的罗彩莲,媳妇照顾有加,卢展工感到欣慰。而今年77岁的李莲珠,因为白内障眼睛看不见。“在农村看不见可不方便。”卢展工交待说,等她身体稍好后,就安排去做复明手术。由于时间关系,走出村口时,卢展工请村里的干部,代表党委、政府表达对老区人民群众的心意。 在明溪县瀚仙镇王陂村,卢展工一行来到揭金凤家中慰问。听说今年32岁的揭金凤,既是计生二女结扎户,又是低保户,卢展工仔细地和她算起了可以享受的政策账。揭金凤一人既要赡养公婆,又要抚养两个女儿,因为缺乏劳力,家庭经济较为困难。“这是全省人民的心意。”卢展工向她赠送了慰问金。 交待村里的干部代他转达对其他群众的慰问后,卢展工询问了村里的工作情况。听说去年村民通过种植红豆杉实现了增收,卢展工勉励村里说,“基层是关键,要继续努力。好的政策要靠你们落实,你们落实得好,工作辛苦点,老百姓就会得到更多的实惠。” 家住明溪县城粮食车队宿舍的张桂春,虽然下岗在家生活困难,但是看到卢展工一行前来慰问十分高兴,向卢展工一行叙说着自己的心里话。 “困难是暂时的,我能克服,请领导放心。”丈夫病逝后,为了维持生活,张桂春除了打点零工外,每月固定给3户人家提供家政服务。上海财经大学金融专业研究生的儿子,是她生活的希望,今年就要毕业了。 “从福州这么远来看望我,非常感谢。”张桂春向卢展工一行说起了自己倍受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关心的一件件故事,“各级领导经常会来慰问,特别是县里的很关心……” 卢展工感慨地说,“老百姓最希望自己身边的干部,经常和自己在一起的干部,特别是管他们的干部,会真正关心他们。” 我省的贫困面还很大,因此这种来自身边的温暖特别重要。卢展工说,“不是一家一户,而是让所有困难群众都有这种感受就好了……” 三明日报2005年2月一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