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电耀城乡 ——三明电业局实践"三个代表"纪实 李顺亮 吴捷睿 7月8日,经三明电业局全力抢修,重灾区建宁县全部行政村恢复了通电,前后不到一个月时间。 建宁县副县长高惠斌感慨地说,如果电网产权还是县里的,让我们在短时间内重建电力网,根本办不到!这真要感谢农电“两改一同价”。 此次大灾,建宁县电力线路毁坏1597公里,40台配电变压器和8000架电能表被洪水浸泡损坏,城区停水停电,全县9个乡镇、93个行政村的供电中断,修复难度可想而知。 能否正常用电关系到灾区群众切身利益,快速抢修更要靠实力作保证。1999年5月,三明电业局开始对我市十县(市)电力公司实行代管,全面铺开乡镇电管站体制改革、农村电网改造、城乡居民用电“同网同价”的“两改一同价”工程,从此三明地区供电企业变成一个整体,实力大增。 电力是一种特殊产品 电业局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是一个不用面对市场竞争的部门。而电业局却始终把电力当作产品,一种强市富民之基的特殊产品。 对于广大农户来说,最关心的是用得上电,用得起电,用得好电。“两改一同价”给农户带来了实惠。三年来农电“两改”共完成投资6.28亿元,改造农村一户一表9.39万户,网改涉及全市12个县(市、区)128个乡镇、1590个行政村,受益农户44.7万户,平均电价从每度0.73元下降为0.42元。优质而廉价的电不但方便了农户,也为电业局带来了广阔的市场。 而对于城市居民,仅仅是优质、充足、安全的电已不足以满足他们的要求,提升 “电”这个产品的服务价值才更具吸引力。城网改造与农网改造同步进行,如今先进的供电设施使城市供电可靠率达99.98%,供电电压合格率99.09%。同时他们全面推行了营业窗口无周休日制度、客户查询首问责任制、预约上门服务等措施,多种缴费方式并存,逐步实现与多家银行系统计算机联网,方便客户缴费。多功能综合抢修中心也组建起来了,提供全天候电力故障报修服务。 7月6日下午1时多,市区某印刷厂废纸仓库不慎着火了。大火烧塌了仓库,还烧断了电业局下洋公用(三)配变的两档低压线路。一接警报,电力110抢修人员立刻赶到现场,协助消防部门紧急停电灭火。 大火扑灭了,可马上要高考的考生还需要用电。怎么办?配电部特事特办,立即冲入呛人的浓烟中组织抢修,拆除旧导线,架设新导线,连续作战。物资公司对抢修材料的发放大开绿灯,确保抢修物资的及时到位。下午7时10分,被大火烧毁的导线全部重新架设完毕,所有停电线路恢复供电。做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文章 工业企业是用电大户,为了实现双赢,增加电销量的同时减轻企业负担,三明电业局积极将电力推向市场,依据客用户用电量占总用电量比重的大小、电价承受能力的高低、将来发展的潜力等,区别运用各项用电优惠政策,做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文章。通过调查分析,三明电业局确认了有用电潜力的三钢、永安智胜、福建水泥等用户。电业局通过兑现部分丰水期浮动电价电量、火电超发协议电量、对新增电量部分采取电价折让10%优惠等方法,不仅降低产品成本,而且提高了对剩余电力的利用率。 三明制药厂是丰水期优惠电价的受益企业之一。当时,电业局在比往年多配给制药厂优惠电1500万度的前提下,还比往年少收了电费140万元。结果,企业轻装上阵,一举盘活了厂里2000万元资产,200多名员工重新上岗。 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三明电业局还主动请缨,积极配合三明市创优秀旅游城市活动,实施城市电缆化工程、夜景工程。先后将列东三优街、东安小吃街等架空电线改为电缆敷设,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麒麟山公园、梅列大桥、西江滨路等的夜景工程电源配套建设,并在沙溪河畔和局办公大楼顶层建立了大型霓虹灯广告。 用电大户对电业局的工作效率最为关注,那就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来解决这个问题。电业局通过机构和流程重组,建立电力调度中心、客户服务中心、热线服务中心等十大中心,推出了客户经理制和项目经理制。客户经理和项目经理紧密衔接,全方位为客户代办、受理用电手续,“客户经理围绕客户转,项目经理围绕客户经理转,供电服务内转外不转”,全新的服务方式出现了。 4月29日,双轮化工机械有限公司设备部马福民主任给客户经理李健荣打电话,反映在其生活小区路灯及彩灯实施一户一表改造中,漏申请专用表计,改造工程投运后,路灯和彩灯没有了电源,希望“五一”前能接上电。这时已过了下班时间,可第二天当客户递交申请时却发现,工程派单早已发至施工单位,预算也已经做好。勘察、预算、申请、收费、外线安装、挂表等流程一环扣一环、顺利而紧凑地流转,一天内给客户送上了电。 三明钢铁厂二总降2号主变增工作按原工作模式需要一个月,客户经理介入后,只用了8天时间这项工作就投产供电。 一流的供电企业 今年6月底,电业局出台了运输公司“普桑出租车”管理办法:三部普桑车组成内部出租车队,实行市场化出租营运,单车经济核算。部门用车要付钱,而且一年的车费总额要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 小车调度的规范是三明电业局科学化管理的一个缩影。 原来今年4月,电业局ISO9001质量认证体系投入试运行,他们以此为契机推动整个单位的管理创新,对生产经营过程进行了全面梳理。质量手册、30篇程序文件、近100篇作业指导文件及质量记录四个层次构成了新型质量管理体系。 但是仅仅规范化还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提升档次水平根本要靠信息化带动管理现代化、生产自动化。局域网、局间网和商务网三网并存,使电业局实现了办公无纸化、营业无笔化、会议电子化。现在,各种业务资料都得到充分共享。广大电力客户可以足不出户地上网报装、报修、咨询、查询、举报、投诉,实现了同城异地办理业务手续。 科学规范的管理为先进的企业文化提供了存在的空间。三明电业局局长李功新说,做一流的供电企业一定要有一流的员工,我们要用先进的企业文化教育员工。 教育培训工作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手段和提高全员素质的根本途径。电业局结合各岗位对知识及技能的实际需求,制定了培训计划。2001年教育经费投资 28.07万元,全员岗位培训率为86.68%。今年4月,电业局和北京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共同开办了MBA研修班,有30多位员工参加学习。 员工素质提高了,还要有合理的分配制度与之挂钩。为此,三明电业局建立起了多种形式的分配制度,主业各职能部门和生产部门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多种经营企业则根据各自的不同特点,采取项目效益工资制等多种分配形式,调动了全体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明电业局在实践“三个代表”中不断地自我创新和自我突破,赢得了一个又一个的第一:第一家通过省政府农电“两改一同价”验收并实现全市城乡居民生活用电 “同网同价”;第一个实现局本部及下属两个二级局均获第六、第七届省级文明单位称号;我省第一家通过国电公司验收的山区局一流供电企业…… 努力让客户满意政府放心 ●本报评论员 只有立业为民,才能最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与尊重。三明电业局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他们全面实施的“两改一同价”工程,让人民群众得了实惠。与此同时,以“客户满意,政府放心”为目标的“上下满意、内外满意”工程,也连续两年被列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只有求真务实,才能在脚踏实地奋进中喜得硕果。三明电业局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他们咬定“双满意”,奋力“创一流”,矢志不渝为当地经济发展撑起一片“阳光地带”。经过不懈努力,今年三明电业局顺利通过国家电力公司一流供电企业验收。 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不断在竞争中求得发展与进步。三明电业局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他们以追求客户满意为目标,把企业行为与政府行为、百姓意愿有机结合,依托信息化带动管理现代化、生产自动化,全面提升了经营管理的档次水平,实现了企业、员工、社会的共同发展。 三明日报2002年7月29日一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