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台胞的心愿

李顺亮

如今,台胞彭政妹女士每月领到了养老金388.95元。而其夫张天飞先生,一位老市政协委员、在我市定居多年的台胞,最后的心愿也已了结。

4月2日,市政协吕少郎主席,以及市委统战部、市台办、市台联同时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报告。台胞张天飞先生,这位市政协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委员会委员,在报告中请求帮助解决家庭实际困难。此时的张先生因身患晚期肺癌,已是久病在床。而不幸的是,他的爱人彭政妹,也在照顾之时不慎旧伤复发,手腕骨折。

张先生1933年出生,是台湾省南投县人。1986年7月,他携妻带幼,转道日本来到大陆定居。当时,国家专门拔专款购住房,并将张先生安排在市文明委从事技术工作。1993年11月,张先生在三明房地产综合开发公司副总工程师岗位上光荣退休。此后,作为市政协委员,他继续发挥余热,勤勤恳恳献策出力。

无情的病魔摧残着张先生。经过两次手术,张先生个人所承担的医药费成了问题。此前,前去探望他的市政协主席吕少郎,从其亲属口中知道了张先生的处境。吕少郎主席当即挂电话给市第三医院领导,请院方尽全力做好张先生的治疗工作。惦记着张先生医药费的吕少郎主席,回市政协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台港澳侨民族宗教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帮助妥善处理。

随后,台港澳侨民族宗教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迅速前去慰问。此后,从治疗方案的酌定,到照顾人员的安排,市政协前前后后、实实在在关心帮助。市第三医院从院领导到一线医护人员也给予张先生积极的治疗和特殊的护理,并在医疗费用方面给予照顾。这些深深地感动了张先生的一家人。不久,这份特殊的报告送到了市政协和市委统战部、市台办、市台联。一直难以启齿的真正的难处,终于说出来了。

原来,张先生更为担忧的是自己百年之后,爱人的生活没有保障,不能安度晚年,那将成为他终身的遗憾。不是彭女士没有在单位工作过,而是她的情况,极为复杂。当时,她也是被同时安置在效益较好的市房地产综合开发公司,享受职工待遇。

可是,不久彭女士患上了哮喘等疾病,加上台湾有夫妇一人顾家的习惯,1990年彭女士就办了退职手续,并领到了一次性退职生活费800元。因为,按当时的政策,她无法办理退休手续。而隐患也随之埋下,彭女士从此无法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待遇!

这份特殊的报告收到后,吕少郎主席极为重视,当即要求副主席、统战部长郑昱荣负责处理。很快,市台办、市委统战部、市政协办、市台联等部门领导在看望慰问张先生的同时,尽最大努力帮助解决了部分医疗费。四家单位的负责同志多次聚在一起,理清问题,制定方案,光光研究给市政府的专题请示,就开了3次协调会。

专题请示呈上后,市长叶继革、市委副书记庄奕贤先后作了批示。庄奕贤副书记还专程前往医院看望了张先生。刘用火召、吴俊慰等分管副市长迅速介入,市财政、劳动保障等有关部门认真承办。很快,张先生的医药费有了着落。考虑统战工作的特殊性,有关部门同意给予张先生一次性补助医疗费3万元,余后发生的医疗费用参照离休干部医疗待遇处理。

但事情并没有完。彭女士因为连续工龄只有4年,加上月有阴晴圆缺,原单位现在的日子并不好过,就是同意为其补办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手续,也拿不出那么多钱来补交。要补交多少,由谁来补交?事情再度出现了波折。

之后的两个月,就彭女士的问题,市政府林德发副秘书长再次牵头,近十家部门单位参与了协调。市国投公司总经理张虹,抱病赶来参加协调会。市政协常委曾凤英跑劳动、社保、医保等单位,一项一项反复测算……

7月1日,市长叶继革批准了多家协调的最终结果:特事特办,同意把彭女士纳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范围!而同时要补交的社会保障费也相应得到解决:彭女士个人承担4820.74元,其原单位负责3万元,其余部分由市台办、市委统战部、市政协办、市台联协助筹集。

张先生一家人闻听此事,感怀再三。病塌上的张先生欣慰之余,反复交代亲属向市领导和有关部门、单位,转达他本人的感激之情。

三明日报2003年7月10日一版



关于丝路丝路网史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4-2023 by ones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1024*768分辨率、火狐浏览器浏览

闽ICP备20230011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