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雄本色 ——记荣立公安部集体一等功的三明市公安局白沙派出所 李顺亮 过去的成绩历历在目,而今的汗水又化为嘉许。在中央文明委2003年表彰的全国第二批“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中,三明市公安局白沙派出所荣登榜中。 昨日记者又获悉,公安部传来命令,给白沙派出所记“集体一等功”。这是三明市公安机关成建制单位记功史上的第一次! “先雄信箱”连心桥 去年5月的一天,沙溪河水猛涨。低洼地段的老百姓陆续有序转移,可一位70多岁的老大娘,说什么也不肯走。“先雄都没来,有危险的话他一定会来……” 老大娘说的是白沙派出所两度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的副所长林先雄。白沙派出所的民警,其实早已分头下到河堤巡查。正动员间,林先雄果然来了,老大娘这才迅速撤离。 先雄的故事讲不完。有一位残疾人把鸡蛋送到了所里,还有一位群众经常送来自家种的菜……这让先雄好生为难。有一回先雄生病住院,社区居民得知后,纷纷赶往医院探望。 其实,不仅仅是对林先雄,白沙街道的老百姓,对社区民警都是这样熟悉、信赖。一提起社区民警,群一社区居委会副主任俞中秀,一口气就报出了几任社区民警的名字。 民警没法一天到晚呆在社区里,但居民有事怎么办?白沙派出所的民警想得很细,早在1995年,就筹划着在社区里设立一个“警民联系意见箱”,让警民二十四个小时都可以沟通。 民警一个个干得那么好,意见能提出几条?一征求群众意见,都说要叫“先雄信箱”。别小看改一个名字,内涵完全不一样了。居民有事就给信箱留个条,群众拾到证件也放进了信箱…… 老汉曹金奎,最早投书“先雄信箱”求援。原来,老曹的小孙女雯娜出生不久父母就离异了,而再婚的母亲带走了小雯娜的出生指标证明书。 林先雄几次发函到小雯娜母亲的落脚地南安市,并多次奔走协调,由于当时没有相关政策,这件事一直没办妥。眼看小雯娜一天天长大,社区的民警换了几茬,可这事大家始终没有忘记。工夫不负有心人,2001年年初,小雯娜的户口终于有了着落。 设信箱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更好地服务社区百姓。虽然各有各的事,但与老曹一样,社区居民都把挂在街巷、楼院的这64 个“先雄信箱”,看成自己的贴心信箱。 服务没有止境。白沙派出所搬进新址办公后,做起了窗口服务文章。一进大厅,为民服务示范台、触摸式显示屏……齐全的便民服务设施,群众看在眼里,办事也更加方便。 社区群众没看到的,泉州一位来三明作客的教师朱宏明却碰巧看到了。他从泉州市给三明市公安局局长陈华发来了表扬信,对三明的警察赞赏有加,并且说“这虽是小事,但由此改变了他以往对警察的偏见。” 原来,去年8月28日夜里,林长国所长与民警乐建文在台江附近巡逻时,碰到一位因路太黑不敢回家的十四五岁的小姑娘。她蹲在路灯下正盼着亲人,这不亲人来了,小姑娘被安全送回了家。 其实,在白沙派出所民警心目中,服务群众可不是小事。 “群众不安我不宁” 白沙派出所民警是百姓的亲人,对不法之徒却是克星。 在白沙派出所辖区作案?有两个小偷从大田来到三明后,为此起了争执。年长些的小偷连说不敢在白沙派出所辖区作案,他说自己曾在这里栽过,可年幼的小偷偏偏不信这个“邪”:哪有那么巧? 不信,不行。果真,两人在白沙一下手,就被巡逻民警逮了个正着。当时,年长的小偷后悔得直跺脚:不该听你这小混蛋! “群众不安我不宁”。白沙派出所与社区百姓共同布下的道道防线,对付两个小偷自然绰绰有余。据公安机关统计,仅这三年来,白沙街道的刑事案件由2000年的255件,下降到2001年的243件,再下降到2002年的198件。 其实,白沙街道是三明市区最复杂的地方之一。三明火车站、长途西客站设在这里,海鲜、生猪等批发市场也在这里,加上大型仓库林立,大中型企业众多,人流、物流快速集散。三明市公安局原局长黄天发体会很深:这里治安好坏,几乎可以反映三明市区的治安状况。 “防范胜于破案”。白沙街道构筑起五道防线:由楼院居民集资,聘请治安守户员;采用封闭、半封闭式管理,在小区要道上设置门卫;在社区建立民警值勤点,治安工作重心前移,关口前移;15个社区内静态的报警服务岗与动态的治安巡逻队相结合;积极动员居民实施技防工程。这个经验迅即被市公安局向全市推广。 在白沙街道的社区楼院和街头巷口都可以瞧见民警提示,预告治安情况。他们针对厂矿企业内部、居民区、交通要道、公共场所的治安特点,摸索出五种防范模式,大大降低了可防性案件的发生率。近三年来,白沙街道可防性案件下降的比例达20.8%。 民警与群众贴心,群众自然就挂念民警。家住长安二区铁路新村的三明火车站装卸队书记许喜今感慨地告诉记者:民警们没白天没黑夜地干……白沙派出所的民警服务到位,社区百姓自然也想着法子配合。 白沙派出所眼线多。3月9日下午4时,一位摩的师傅打来电话,称所载的乘客在白沙某处聚众赌博。没过几分钟,这位摩的师傅又主动赶到了派出所,载着民警去认明地点。很快,这伙赌徒全部落入了法网。辖区内的单位也是如此。白沙派出所在北山路三叉路口设立的治安岗点,让三明双轮化机公司受益匪浅。公司上下被感动了,不仅在厂外自己的路段拉起路灯,并且主动把路灯向外再延伸了300多米,让巡逻人员走得好、看得远。 这几年白沙派出所自侦案件稳步上升,是最好的注脚。自侦案件从2000年的29件,上升到2001年的33件,再上升到了2002年的44件…… “我们肯定也要跟上”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白沙派出所之所以红旗不倒、本色不变,还得从长期不懈抓队伍建设说起。 从1985年获“全国公安战线模范集体”称号至今,白沙派出所有170多名民警进出,历任所长已8位,可没有一位民警在所内违法违纪。当年以“警察卖瓜”而闻名的白沙派出所,爱民、为民的光荣传统,倒是十几年如一日传承下来,成为公安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一任任都是这样走过来,我们肯定也要跟上。”女民警林惠卿说出了民警们的心里话。再苦再累都不怕,民警们担心的倒是,群众满意了吗? 林惠卿管护的群一社区内,去年9幢2楼一家住户发现卫生间顶上漏水。那份难受,小林一到现场就领教了。源头查到了,楼上斜对家的卫生间渗水,管子都烂掉了。可问题却没那么容易解决。 于是,每次一接到这家人的求助电话,小林就往那儿跑,上下反复做工作,并且到了户主的单位协调。虽然最终问题圆满解决了,但是小林内心还是为没法尽早解决感到不安。小林明白楼上楼下的住户都把她当亲人,可有些事并不是出钱把管子弄起来那样简单。 谁家没有一本难念的经啊,民警也是人。那位住户并不知道小林的难处,记者也是辗转从他人口中得知,小林自家丈夫身患鼻癌,而且小女尚幼。但社区居民求助,她一次也没有拉下。 “换了任何一位民警,在白沙派出所这样的氛围里,都会这样做。”林长国所长曾无限感慨。他和指导员杨建华从不搞特殊化,多年来,所里领导从来都是最早上班、最迟下班,把从优待警工作放在心中、落在实处。民警邱智强、李扬庆结婚,都是所里帮着张罗…… 所里想着法子提高民警的素质:每周一题、每月一谈、每季一法、每周一道业务题。而民警素质越高,群众也越信任。如今更是不管什么纠纷,都想着到派出所调解。 白沙派出所也全力以赴,力求辖区纠纷不出家门、不出单位、不出社区、不出派出所。去年,所里设立了治安(纠纷)公开裁决室,调解群众各类纠纷。结果,白沙街道没有一位居民,因为派出所的工作不到位,而上访、投诉或要求行政复议。 向公安英雄群体致敬 本报评论员 荣立公安部“集体一等功”,在我市公安机关成建制单位记功史上是第一次,这是白沙派出所的光荣,也是全市公安队伍的荣耀。 作为公安战线上的一面旗帜,白沙派出所始终能够根据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与时俱进。他们坚持把政治建警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教育、管理和监督,使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得到有效提高。他们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广泛开展群防群治,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社会治安防控系统,辖区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发案率逐年下降,群众安全感不断上升,为维护一方平安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把人民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落实警务公开和警民联系制度,广泛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满腔热情地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为群众做了大量好事、实事,赢得了辖区群众的广泛赞誉。 “案发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工作总体目标,需要全市公安机关大力开拓,不断进取。我们衷心祝愿白沙派出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衷心祝愿全市公安战线捷报频传! 三明日报2003年3月25日一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