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确保元旦前搬进新居” ——市委书记叶继革在将乐调研灾后重建家园工作侧记 李顺亮 将乐是我市今年汛期的重灾区,灾民重建家园的任务最重,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7月26日,市委书记叶继革、副市长朱昌贤深入将乐调研灾后重建家园工作。 “6.21”特大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给将乐县经济和人民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全县因灾房屋倒塌19399间,其中全倒户1675户、9599间,需要重新建房3060户;另外,因地质灾害影响住房安全,需搬迁重建230户。 一进将乐,听说全县大大小小有40多个安置点,目前已经动工的有19个,叶继革马上询问详细的落实情况。到7月25日,全县已有2230户落实了宅基地,其中553户动工建房,落实在乡镇和城区购房201户。 叶继革说,要把重建家园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心灾区人民切身利益,促进灾区尽快恢复生产,确保灾区安定稳定的一项特别重要的工作,摆上灾区党委、政府、各个职能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真正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局面。 光明乡下张公安置点有3个受灾点在这里集中安置,规划有3种户型,供灾民进行选择,第一批安置50户。当地的灾民对这个点很满意。这里距离将乐县城仅有1.5公里,生活、打工都极为方便。 叶继革说,一定要根据对象不同,因户制宜,设计不同户型。在现场,只见挖掘机在不停地施工。原来人工挖基础一户要花费800元,费用相对较高,他们想了一个办法,请来挖掘机统一开挖。这样每户平摊一下只要200元,建起房来既快又省。 乡所在地附近的瑶珑新村重建家园点,背山面水。这里占地24亩,可安排建房60户,每户占地面积80平方米。7月上旬就完成了选址征地,8月上旬可以全部动工。 这些天,这个重建点宅基地平整放样,部分建房户动工,也是一派忙碌景象。灾民群众的事当然要办好,县、乡为此想了很多办法: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把重建家园与新村建设相结合,与综合配套建设相结合。 叶继革说,在重建点的选址上,要注意确保安全、方便生产生活、充分利用资源3个标准。新村与老村能在一起,资源互补最好。这样新村不仅会带动老村的改造,而且公共设施容易配套。 万安镇重建家园下瑶安置点,视野开阔,高速公路开口就在附近。这里规划安置100多户。想来这里建房的灾民群众非常多,吴厝地村的孙流凤就是其中一个。 家里受灾的时候,孙流凤并不知道。她告诉叶继革,自己一家三口都在上海,开家食杂店并给附近居民送货,后来知道家里受灾,又听说要盖新房,就从上海赶了回来。 来到重建现场,只见重建家园的政策、进度、规划、户型以及责任人全部上墙公布,叶继革当即予以肯定。他说,就是要这样做才行,一定要上墙公开让群众知道。不要弄了半天,有什么好处群众都不知道。同时,重建家园的观念要变,不能仅是救灾点,要本着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的原则,因村制宜,力争建成新村建设的示范点。 一到大源乡肖坊村,正在重建家园点忙碌的群众就围拢了过来。村民吴胜华本身就是搞建筑的,他拿着新村的图纸告诉叶继革,自己对规划的户型非常满意。 困难肯定也有,此次受灾的群众大多处于将乐北片的小山沟,自救能力相对较弱。群众你一言我一语,都说最大的困难就是砖瓦等材料涨价。叶继革说,有困难大家一起来克服,一定要因祸得福,原来房子倒掉了,我们就重建起美好的家园。 叶继革说,省委、省政府交给我们的任务,元旦前灾民要全部搬进新居,这个任务非常重。因此,各级各部门都要全力支持重建家园工作,大家都来当服务员。 叶继革对将乐的重建家园给予肯定。他说,将乐重建家园进度全市最快,这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周密部署,也得益于上下同心协力、不等不靠。 叶继革说,当前,要加倍努力,做好重建家园工作。不要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务必继续高度重视、超前筹划,周密部署、一抓到底,确保灾民元旦前全部搬进新居。 ——要进一步明确要求,确实加强领导,做好群众工作,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让群众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亲帮亲,户帮户,全力做好重建家园工作。 ——要进一步突出重点,确保环环扣紧,抓好落实。灾情一定要核准,选址一定要慎重,规划一定要合理,设计一定要科学、政策一定要配套、服务一定要到位。 ——要进一步强化措施,确保层层落实到位,做到强化领导责任,强化工作班子,强化分类指导,强化宣传报道,强化督查推进,健全完善旬报、月报、季报制度,做到一月一通报、一月一督查,确保重建家园目标的实现。 三明日报2005年7月一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