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二线”干部的一线欢歌

——尤溪县做好退居“二线”干部工作侧记

李顺亮

每当听到人家说起京福高速公路通车的好,尤溪高速公路指挥部地材科长柯必恩心里都会无比的畅快。他本没有想到自己退到了“二线”,居然还有机会参与到这项国家重点建设中来。

柯必恩原本是尤溪县农业局局长,2001年从领导岗位上退到了“二线”。与柯必恩一样,退居“二线”的陈绍滔、黄祖世,当时也被县里选中,在指挥部里担任财务科长、业务科长。

其实,指挥部也就这三个科室,他们三人的新岗位对于这项重点建设来说自然相当重要。如今,高速公路虽然已经通车,但是他们三人的工作还没忙完,还得处理指挥部的扫尾工作……

退“二线”干部 一样创业

退“二线”干部,一样可以放在一线创业。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使用干部的基本原则。尤溪县委“尊重意愿、因人而异、扬长避短”,采取“个人自愿与组织决定、因人制宜与工作需要”相结合的办法,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合理安排退“二线”干部工作岗位,积极为退“二线”干部提供“二次创业”的空间,构筑发挥作用的平台。

退“二线”干部大多是“三农”工作的一把好手。熟悉农村工作、有农村工作经验、善于做群众工作,这是退“二线”干部的普遍特点。而县里的一些村级组织正好缺少这样的“领头雁”,以致农民增收难,干群关系不够融洽。县委在全县15个乡镇各选择2至3个经济发展较慢村、计生工作后进村、矛盾纠纷重点村或信访上访热点村,选派退“二线”干部驻村任职。目前,首批选派的8名退“二线”干部,已经开始为期三年的驻村任职生活。

党建指导员,更是非公经济发展的好助手。县委安排7名有一定党务工作经验、思想政治素质较好、作风较扎实的退“二线”干部,脱产或兼职到私营企业担任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在党建指导员的帮助下,县三林木业有限公司等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迅猛。公司产品全部出口欧美市场,成为当地的创汇大户。

招商引资,退“二线”干部也有人脉资源优势。县里鼓励退“二线”干部参与招商引资工作,为招商引资穿针引线。今年来,全县25名退“二线”干部共引进资金3200万多元,新上项目16个。县检察院原举报中心主任、副科级检察员林庆龙,今年从闽南引来客商在尤溪落户,投资700多万元的恒泰服饰织造有限公司目前已全面投产。

重点课题调研,同样少不了退“二线”干部。6名工作经验丰富、分析能力强、文字基础好的退“二线”干部,组成了重点课题调研组。县效能办原副主任陈道南、县进修学校原副校长黄金辉参与城区规划和交通管理专题调研,提出加强城区交通整治理顺交通秩序的建议,得到了县里的采纳。城区交通整治工作,也随之从9月起全面铺开。

退“二线”干部 一样关心

退“二线”干部,更需要关心。

由于机构改革、人事调整,几年来尤溪先后有110位同志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改任非领导职务,他们中多数同志具有“党性观念强、经验阅历丰富、善于组织协调、群众基础好、干群威信高”的“五大”优势,不少退“二线”干部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些人把退“二线”当成“软着陆”,甚至等同于退休,不仅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而且造成现任干部队伍的思想混乱和心态失衡。退“二线”干部“不想为、不愿为、不敢为”、社会上存在的“不该为”以及单位认为“不好为、不能为”等思想,都是缘于走入了认识的误区。

今年来,尤溪县委始终把加强退“二线”干部教育、发挥退“二线”干部作用贯穿于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专门召开了各乡镇、县直各单位主要领导和退“二线”干部参加的动员大会,讲清发挥退“二线”干部作用的目的意义。

统一认识,并不是几场会就能解决问题的。县里做起了社会舆论文章,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发挥退“二线”干部作用的目的意义,以及近年来退“二线”干部在发挥作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事迹,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和全社会正确认识、评价退“二线”干部,使全社会形成退“二线”干部也可大有作为的广泛共识。

心结还需用心来解。只有个别谈心交心,才能做细思想工作。县委要求各乡镇、县直各单位主要领导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通过个别谈心交心等形式主动与退“二线”干部交流思想、沟通感情,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心声。县委组织部还以组织部长约谈形式,有针对性地找部分退“二线”干部进行谈心交心,引导退“二线”干部正确对待去留,消除心理顾虑,积极投身到一线创业。

退“二线”干部 一样为民

为人民服务,一直是这些退“二线”干部的行动指南。

人民需要他们的时候,退“二线”干部也从来不会推辞。街面电站库区移民拆迁安置、计划生育后进村整治、红土地工业园区开发等中心工作,都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退“二线”干部珍惜这一个个执政为民的舞台。

退“二线”干部熟悉政策、协调能力较强、善于处理复杂问题和矛盾,但只有心中时时刻刻装着人民,这些优势才能发挥出来。县委在退“二线”干部中精心挑选了这样的32名同志。

县残联原负责人纪圣恩,被抽调到了省重点工程街面电站负责库区移民拆迁安置工作。他充分发挥本地人群众基础好、库区情况熟悉的优势,克服自己年纪大、身体差等多种困难,主动承担起单位挂包库区移民工作重任,吃住在乡村,与库区移民拆迁安置户打成一片,耐心细致地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为库区移民拆迁安置按序时进度顺利进行起到了积极作用。

原城关镇党委副书记肖长梅同志退居二线后,县委安排他到街面电站负责库区抓移民安置、实物补偿和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他敢于碰硬,坚持原则,依法依规办事,得到库区移民的好评,今年被县委重新任命为西城镇党委副书记。

肖长梅能复出,得益于县委年初退“二线”干部管理专题调研。通过这次调研,县里摸清了底子,提出对策。县委制定了鼓励退“二线”干部“二次创业”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即对那些在招商引资、下派驻村等工作中兢兢业业、做出突出成绩、得到群众公认的退“二线”干部,将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重新安排使用。县里明确把做好退“二线”干部管理工作、充分发挥退“二线”干部作用,列入各级领导班子考核的一项内容。

说起退“二线”干部发挥作用,尤溪群众有一句话概括得很朴实:不管是“一线”干部,还是“二线”干部,只要为群众办事,就是我们的好干部。

三明日报2005年12月一版



关于丝路丝路网史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4-2023 by ones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1024*768分辨率、火狐浏览器浏览

闽ICP备20230011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