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载悠悠苏区情 ——全国人大代表、市委书记叶继革苏区行随防记 李顺亮 1月20日至23日,全国人大代表、市委书记叶继革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振郁带领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深入明溪、清流、宁化、建宁,看望苏区广大干部群众,慰问部分困难群众,倾听基层干部群众呼声,检查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与苏区干部群众一起谋划加快苏区发展步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路和办法。 在我市的全国人大代表帅金高,参加了在建宁的活动。 先进性教育 大寒时节,闽赣交界的建宁县客坊乡水尾村天寒地冻,一派壮观的雾凇景象。 这里是建宁县最偏远的山村。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曾三进水尾村。村里保存着兵工厂、红军医院、苏区银行、闽赣基干游击队司令部旧址等遗迹。 苏区像这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基点村很多。走进明溪县的城关乡余坊村、夏坊乡龙坑村,清流县的林畲乡向阳村、田源乡新村,宁化县的中沙乡何屋村、河龙乡高阳村,建宁县的客坊乡水尾村、黄埠乡罗元村,老区的革命精神不时让叶继革一行受到鼓舞。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新时期,苏区党的基层组织更要发扬这种精神,艰苦奋斗,奋发创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永葆党的先进性。 每到一个苏区县,叶继革一行都深入到最穷、最苦、最偏远的老区基点村。 “现在先进性教育活动到了什么阶段?” “村里有多少名党员,有没有都参加学习?” “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100问都学了吗?” “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主题是什么?” “党员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几条?” “先进性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新时期党员标准有没有讨论过?” “先进性教育要达到的两个目标是什么?” …… 每到一个基点村,叶继革都要详细了解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考一考”大家对先进性教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叶继革说,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千万不要走过场,务必在提高“参学率”、“知晓率”、“有效率”、“满意率”上下功夫,确保学习的质量。 要突出党章学习,突出加快发展,突出为民服务,真正通过教育,进一步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 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收到实效,成为群众满意工程,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要着力解决影响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问题,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问题,着力解决农村党组织与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要真心诚意多为老百姓多办一些好事、实事,解决实际问题,让广大党员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感受到先进性教育活动带来的新变化。 每到一处,叶继革都向苏区乡村基层干部致以春节的良好祝愿。他说,老区、苏区的条件相对较差,基层干部生活清苦、环境艰苦、工作辛苦。 当前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新形势下,苏区加快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基层领导干部的责任更加重大。一方面党委、政府要更加关心你们,另一方面也需要你们进一步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安心扎根基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要树立雄心壮志,对自己要有信心,对工作要有决心,议措施要有狠心,抓落实要有恒心,为群众要有热心,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为群众提供一流服务,为发展营造一流环境。 建设新农村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广大农村新时期最重大的任务。 1930年元月,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四军途经林畲,在林畲居住后,从林畲途经向阳,向明溪方向进发。村里有多位热血青年随军参加红军。 海拔804米的清流县林畲乡向阳村,常年云雾缭绕。叶继革一行沿着坑洼不平的盘山小路走进向阳村,漫天的云雾顿时遮住了视线。 但云雾阻挡不住苏区人民发展的脚步,向阳村民反而作起了云雾文章。村里本来就有种植茶叶的历史,只是因为品种问题效益一直不明显。 去年村里引进资金种起了优质铁观音100亩,成活率在90%以上。这让村民们看到了希望,他们修建了茶厂,购进了制茶设备。 今年村民种茶的积极性更是高涨,开始自己培育茶苗,平整土地扩大种植,连在山下租田种烟的3户村民都因此搬回了村里,他们谋划着把向阳发展为茶叶村。 宁化县河龙乡高阳村同样气温低、海拔高、雾气重,但高阳人认识种茶的好处,仅仅是去年的事。原来,村支书张德旺试种优质铁观音50亩,当年就得到较好的回报。这让高阳人开了一回眼界,大家都想着今年试试。 3株1米来高的竹柏,摆在简陋的小学教室里特别显眼。这可是清流县田源乡新村村民自己种的。他们用这种独特的方式欢迎叶继革一行的到来。 浙江客商在当地兴办的永明育苗中心,5年来不仅让当地的农民在育苗中心里务工增加了收入,同时也让他们增长了见识。如今,村里已有32户农民种植苗木,种植面积达430亩。 乡里因势利导组建起苗木协会,村民们靠科技致富更加起劲。技术的追求无止境,他们告诉叶继革,还是缺育苗技术。 叶继革笑了。他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一位就是要生产发展。中央提出建设新农村的要求,看起来很朴实、很简明,但是内涵却非常丰富。 他说,一定要千方百计突出发展,在加快发展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好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扎扎实实做好工作,确保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目标怎么定,重点在哪里……对于建设新农村,市、县、乡、村都要认真研究。叶继革说,要按照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勾划发展蓝图,并且在推动工作中树立村镇建设的形象、生产发展的形象和干事创业的形象。 科技致富是群众最盼。此次走访苏区,叶继革特地准备了一批种养方面的科技书籍,给所到的每一个老区基点村送上一套。 为群众办事 从2002年开始,叶继革坚持每年走进苏区为群众办事。经过这些年的努力,老区基点村的通电、通电话、通电视基本不成问题。一些村甚至连水泥路都修到村里。 明溪县城关乡余坊村、宁化县中沙乡何屋村都通了水泥路。村民们高兴之余,都盼着自来水也能走进村民百姓家。何屋人饮水靠的是村里房前屋后的几口水井,稍有雨水阴沟里的脏水就会倒灌,饮水卫生达不到保障。 这回走进苏区,基层群众向叶继革反映最多是饮用水和水利设施问题。2002年的“6·16”洪灾,2005年的“6·21”洪灾,两次大灾的光顾,让建宁县黄埠乡罗元村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大加影响。 村里江工坝灌溉面积达380亩,上陂丘水坝灌溉面积260亩。可别小看这两处小小的水利设施,它们可是关系着村里人田里的生计,罗元村的耕地总共才889亩。 吃水问题也同样困扰着罗元人。听说市委书记叶继革要来村里,罗元的男女老少自发集中起来,等着叶继革一行的到来。群众的最急、最盼、最怨……叶继革认真倾听。 罗元人致富心切,连村里的老一辈都急在心里。“为什么改革开放这么好的形势,罗元还发展不起来?”老一辈的反思与追问,让村支书深感肩上的重任。 叶继革与村里的干部群众一起研究,罗元的一个又一个问题得到了解决。夜色早已降临,大批群众仍然自发守候在村口,坚持在冰冷的雨雪里给叶继革一行送行。老区群众的信任与期待,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同志。离开村里时,叶继革一次又一次走近群众,一次又一次问候祝福…… 叶继革说,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真心诚意为民办事。要多关心困难群众,不仅是要让他们过好年,还要让他们平时过得更好。要进一步健全帮扶制度,完善帮扶措施,确保不漏一户、户户都有人帮。 各级各部门都要满腔热情搞好服务。比如,水源、水质、水量如何,施工方案科学与否,这些都需要我们科学决策、高效服务。要讲科学、讲效率、讲成本,把事关苏区人民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三明日报2006年1月一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