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三明人民满意的大学

——三明学院立足三明、服务三明求发展工作侧记

李顺亮

2004年,三明人民拥有了自己的本科大学——三明学院。

新年伊始,记者走进学院。自己的大学理所当然要为地方服务!学院广大教职员工已形成共识,就是要立足三明,为三明经济建设作贡献,同时,在服务社会中发展自己,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明的大学就要服务三明发展

三明是三明学院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所在,三明的大学就要服务三明的发展。

市里确定重点发展冶金及金属压延、机械及汽车零配件、林产加工业和生物医药“3+1”产业集群后,三明学院主动对接,面对林产加工业,化生系的一些专业开始调整;面对机械及汽车零配件,物理系的一些专业开始调整……

只有围绕市里的 “3+1”产业集群发展重点,紧跟社会发展趋势和科技发展动态,才能更好地培养专业人才、锤炼师资队伍。有了这样清醒的认识后,三明学院在学科专业、学科研究、学科梯队建设上,扭住服务三明经济建设这个龙头不放松,建设自己的优势和特色的专业。

他们设立了专门的基金,确定“植物学”、“生物化工”、“结构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汉语言文字学”等5个学科为第一批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工商管理”、“美术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教育学”、“物理学”、“机械工程”、“应用数学”等9个学科为第一批优势学科建设项目。

几年后,一提起三明学院,对社会贡献大的专业,大家一说就知道。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不简单,需要一开始就有意识地去设计这些专业,并且脚踏实地去建设这些专业。去年6月,三明学院向省教育厅申报了植物学、结构工程、设计艺术、应用数学和文艺学等5个省级新建本科院校重点建设学科。

三明的优势,就是三明学院的优势所在。三明学院植物学的发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三明有1700多种的天然植物资源,这样丰富的资源为三明学院的植物学教学与研究提供了发展的最佳平台,无论多么出名的高校和科研院所都对此羡慕不已。

我们有资源的优势,他们有技术的优势,互相需要让三明学院与复旦大学结合在了一起。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推动下,“复旦大学-三明学院天然药物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了。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生命科学院、药学院,三明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系, 4支主要力量共同参与研究中心的建设。

依托双方的科技和人才优势,共同开发我市丰富的植物资源,为我市生物制药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在服务三明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也将把重点建设的生物技术学科培育成三明学院的特色学科。

检验工作成败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要通过深化内涵建设,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专科向本科的实质性转变。新建本科院校,不能仅仅体现在办学时间的新上,更要通过“内练真功”,化劣势为优势,体现在用创新的办学理念去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三明的大学就要凸显三明特色

全国近200所新建本科院校,与地方经济建设都不同程度存在不太适应的问题。原因在于,教学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没有凸显地方特色。

片面追求与老的本科院校一样的发展模式,肯定没有出路。为此,三明学院围绕三明的产业发展重点,进行学院学科专业的改造和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并且确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

各项工作很快有条不紊地展开。去年1月,他们与福州大学签订了新老本科院校合作协议。紧接着,部分对口支援协作子协议又在三明签订。福州大学吴敏生校长为500多位师生作了题为“现代大学办学理念与本科教学基本建设”的专题报告。

福州大学5位省级和校级教学名师也来到三明学院开展示范观摩教学活动。为了让师生更好地感受本科课,三明学院特意请这些名师先听三明学院老师的课,然后再请他们有针对性地给三明学院的师生上课。

在做好教师本科理念的树立和本科课堂教学基本规范建设的同时,三明学院把另一个重点放在了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上。人才培养方案,就如企业生产产品的“模子”,不一样的人才培养方案,就会培养出不同的人才。

在对每个专业进行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后,三明学院请来7位省内知名专家,进行了诊断性评估。各系主任和老师又赶到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座谈征求意见。

以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为先导,三明学院还着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改革,加强合格课程和精品课程立项建设。去年精品课程校级立项23项,省级精品课程立项2项,校级教改立项11项,重点课程立项4项,获得省级教学科研优秀奖3项。

三明学院还推出了“高年级学生导师制”和“青年教师导师制”,组织39位教师开展示范课教学,并且制订了“教学名师”、“优秀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等评奖办法。去年12月第一次了表彰教学名师3名、优秀骨干教师9名、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7名。他们还积极引进机械学科等教授3名,聘请武汉大学、福州大学等兼职教授3名。

培养应用型人才,动手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学院开始大力加强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设立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开放实验室项目,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创新活动。

学院还加强了实践基地建设,已签约教学实习、实践基地达56个,并且组织 “化学综合实验示范中心”和“数字媒体技术设计实验示范中心”,参加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审。

三明的大学就要立足三明建设

2004年三明学院升本时以全票通过,曾让所有三明人为之自豪。

但欢呼之后,新的挑战再次来到:今年,省学位评审委员会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评审和首批7个本科专业学士学位授权专业评审;明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这些都是事关的三明学院生存发展的大事。

要实现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合格的目标,对于三明学院这样的新建本科院校并不轻松。差距明摆着,图书馆等硬件设施要求暂且不提,师资力量的30%硕士学位比例,目前仅达到22%。基础差、底子薄,再加上三明区位因素,引进高层次人才绝非易事。

但困难吓不倒三明学院,他们有信心与决心。他们深知,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三明的大学要立足三明建设。今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校长论坛将在三明学院举行,这是我省第一次举办这类活动,就是基于三明学院出色的工作。明年,三明学院要在全省新建本科院校中第一个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同样是省里根据全省新建本科院校的工作进展做出的安排。

市委、市政府挤出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使三明学院取得了惊人的跨越式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办学经验。但办一所本科大学,仅仅保证正常运转就需要不少的资金。面对新的挑战,解决资金瓶颈制约,再次成了三明学院迫在眉睫的大事。

学院的呼声与要求,市委、市政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实地调研、现场办公后决定支持三明学院在开发银行全额贴息贷款6000万元。政府部门和金融系统迅速跟进,很快资金筹措有工作了全新的进展。目前,国家开行、农业银行等金融单位贷款和争取逸夫楼资金问题陆续得到落实。

全市上下这么支持三明学院,要把每一块资金用在刀刃上!对此,三明学院的领导班子例来毫不含糊,专款必须专用,重点项目给必须重点支持。学院专门对还贷能力进行论证,并成立重点基建项目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确保办成阳光工程,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

目前,三明学院的重点项目图书馆已经开始建设,实验大楼、结构与机械实验室、田径场改造、校大门及广场道路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就绪。青年教师过渡房建设进展顺利,明年5月可以完工。

学院人仍在不懈地追求着:经过三到五年的努力,通过省学士学位评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建成若干个有地方特色的全省品牌学科……

三明日报2007年1月一版



关于丝路丝路网史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4-2023 by ones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1024*768分辨率、火狐浏览器浏览

闽ICP备20230011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