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现在真是一片希望的田野!”

——省委书记卢展工看望永安市小陶镇八一村乡亲侧记

李顺亮

“亲爱的卢书记,我们盼望您很久了……”

12月20日上午,永安市小陶镇八一村的乡亲们越聚越多。原来,省委书记卢展工,在市领导叶继革、刘道崎、程立双、江兴禄的陪同下,特意来到八一村亲切看望广大乡亲,祝愿大家日子越过越好。

2006年1月13日,卢展工陪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时,曾经来过永安市小陶镇八一村。两年的时间快要过去了,八一村发生了哪些变化,卢展工十分关心。

来到当时胡锦涛总书记向乡亲们了解农情的田头,卢展工眼前一亮。只见田里的莴苣长势喜人,到处是一片绿油油的景象。村里的莴苣出名后,农民尝到了种菜的甜头,这两年种植的面积更是一再扩大。

“村里贯彻落实总书记批示精神怎么样?”“生产发展情况如何?”“群众的收入还可以吧?”沿着田间道路,卢展工边走边问。

“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可实现5750元,比2005年增加了1500多元。村财收入也从少到多,增长到现在的26万元。”说起村里的一个又一个变化,村支书朱光木满脸是笑。

“山区一个以务农为主的村子,农民人均收入能够达到5700元,真不简单!这是大家付出很多心血和精力的结果。”卢展工鼓励说,“镇、村一定要重在持续,一如既往,认认真真地做事,真正把中央的各项部署,落实到位。”

在总书记的关怀下,八一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个好汉三个帮,有了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村里不仅土地得到了整理,农业效益提高了,促进了农民增收,而且一个又一个发展项目也随之落地。

“让土地更好地发挥效益,这也是农民增收的一个很重要渠道。”卢展工肯定地说,“各地都应该要把有限的耕地充分利用起来,通过科学种田、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单产,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光八一这个村名,就与人民解放军有缘。在市委、三明军分区“一部一村”活动的推进下,永安市人武部挂到了这个村,当地驻军部队也与八一村结成了对子,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

参与平整园区,办起农民学校,推进乡风文明……共建的实事,一项接着一项。卢展工说,“部、村共建的做法很好、很有意义。”他对驻军部队负责同志表示感谢,勉励说,“部队有优势,思想政治强、文化素质高等,可以带动新农村建设。”

总书记视察八一村时,卢展工曾陪同到老支书刘茂千家里作客。在八一村村部前,卢展工一见到闻讯赶来的刘茂千,就开心地笑了。“身体健康,多保重!”看到八十高龄的老人家身体依然健朗,卢展工感到十分高兴。他拉着刘茂千的手,一起走进村部,边观看总书记视察八一村时的图片,边回忆当时的情景。

看着一张张栩栩如生的照片,总书记视察八一村爱民亲民的形象如在眼前。卢展工说,“在总书记的关怀下,这里现在真是一片希望的田野!八一村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不辜负总书记的期望。”

“八一村每次写信汇报,总书记都有批示。”这可是绝无仅有的事。卢展工说,“希望八一村把十七大精神认真学习好,按照十七大精神,按照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部署,再接再厉,把我们的工作做好,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

八一村对新农村建设毫不含糊,村里制定了总体规划,并且上墙公开,卢展工看了十分高兴。他说,“贯彻十七大精神也要有规划。党的十七大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地要结合实际,进一步把新农村建设规划完善好。今后五年、十年……我们这个村应该怎么样。我们每个村都应该要有个规划。”

卢展工说,“十七大总目标提出来后,省里开会了有个目标,市、县也都有目标。这个目标应该是一级比一级更加具体化,落实到村里。要按照十七大精神,进一步修订一下,把它完善好,从科学发展上,从以人为本上,把十七大精神规划好、实施好。”

就要离开八一村了,乡亲们纷纷要求与卢展工合影留念。他爽快地答应了,并且特意来到村里树立的总书记回信栏前。“请转达我对八一村全体乡亲们的问候,祝大家日子越过越好!”总书记回信精神,很快进入了镜头。

卢展工与乡亲们一一握手道别。乡亲们依依不舍,刘茂千挥手相送,“后会有期……”

三明日报2007年12月22日一版



关于丝路丝路网史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4-2023 by ones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1024*768分辨率、火狐浏览器浏览

闽ICP备20230011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