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企业上市就是抓招商引资

——市政协加快企业上市重点提案落实侧记

李顺亮

往事如烟,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三明辖区内几家企业上市,曾给三明的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所带来的观念上的冲击更是强烈。原来,股市就是活生生的资本“蓄水池”,企业上市就等于拥有了“抽水机”。

一号重点提案

去年初,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顺利上市。至此,我市辖区内有5家企业,通过各种途径先后上市。这与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实施企业上市工作有着直接的关系。

近年来,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企业上市的意见》精神,我市加快了推进企业改制、促进企业上市步伐。

成绩有目共睹,期望永无尽时!三明能否在股市这个资本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突破,加速扩容“三明板块”,成为全市上上下下共同瞩目的焦点。

行家是靠数据说话的。三明上市融资的资金量,仅仅占全国的万分之一。显然一个地方上市企业多少,募集资金多少,确实与一个地方的经济实力密切相关。但这并不等于说,三明就没有优势可言,没有企业可为。

与其他地区相比,我市的上市企业数量的确差距较大。如泉州市至2007年9月底,全市已成功推出28家境内外上市企业,并有156家企业成为企业上市的“后备军”。温州市企业的上市梯队也已经形成,有10多家企业正在做上市的准备工作。股市上的“江阴板块”、“晋江板块”都让人为之侧目。

一怕上市前要企业所耗费的过多精力,二怕上市后对企业所带来的制度规范,这是我市企业在上市问题上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但现实明摆着,我市企业只有抓住当前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改制上市,做优做强企业,才能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市民建看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在年初的我市“两会”上提出了《关于加快企业上市步伐,促进三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建议》。提案建议,加强对企业上市的政策扶持,提供组织协调保障,加强上市工作指导,尤其是要加强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建设,培育富有区域特色的 “三明板块”。

建立拟上市企业资源库,就是要在全市挑选和培育一批符合产业政策发展方向、盈利能力强、成长性高、有上市意向的企业作为上市后备企业,并对上市后备企业进行分类指导,优化股权结构,做强做大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按照资本市场要求规范运作。

同时,严格按照“改制一批、培育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发行一批”的梯队推进思路,重点扶持已进入改制上市程序的成熟企业,形成层次分明、数量充足的上市梯队,为打造国内资本市场的“三明板块”输送源源不断的新生血液。

很快,这份提案被市政协主席会议定为今年市政协的一号重点提案。市政府刘道崎市长、朱昌贤副市长高度重视,相继批示要求相关部门认真研究采纳这份提案的建议意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我市企业上市工作。

一心一意承办

一份再好的提案,都需要群众能认可,更需要承办单位去落实。

承办单位市发改委收到这份提案时笑了。因为提案不仅提到了点子上,而且可操作性非常强,这正是他们一直期盼而且正在全力推进的工作。提案单位与承办单位可谓一拍即合。

早在去年9月,经市政府研究同意,市政府办下发了《关于调整三明市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通知》,调整充实了三明市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一项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工作机构,就这样得到了落实。

市政府还研究出台了企业上市扶持政策。《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对企业改制上市过程中涉及到财政支持、企业所得税增缴补助、项目落地、服务保障、奖励政策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

同时,上市工作联席会议等制度,也相应跟上,强化了对企业改制上市工作的服务。联席会议成员由市发改委、经贸委、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国资委、地税局等15个单位组成,负责协调解决我市改制上市和上市公司发展中遇到的须由政府帮助解决的问题,形成部门合力。

结合提案的落实,今年上半年,我市召开了企业改制上市工作会议,对改制上市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会议还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邀请专家讲解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新形势、新政策、新制度,以及企业改制上市相关实务。会后,我市各县(市、区)也先后成立了上市工作领导和办事机构,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

去年和今年上半年,我市两次在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对所属辖区的企业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初步筛选确定了50家有上市意愿又有上市潜质的企业,作为我市上市后备资源进行培育,实行动态管理,开展跟踪服务,积极为企业上市创造条件。

相关服务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我市相继组织部分企业参加省发改委举办的企业改制上市培训班;组织永安智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福建金森林业股份公司的领导和董事会秘书,分别参加省拟上市公司发展研讨会、深圳证券交易所举办的董秘培训班;组织健盛食品等4家企业,参加香港上市圆桌会议……

成功似乎在望。我市几家企业相继进入了上市工作程序。永安智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正等待与证监会的见面会,并根据证监会的初审意见进行整改。福建金森林业股份有限公司委托的北京工作团队,已经对公司进行尽职调查。

此外,福建泰宁南方林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外合资)和三明华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拟分别到法国欧洲证券交易所、美国OTCBB(柜台交易行情公告榜)上市,已分别聘请相关中介机构,也进入上市工作程序。

一年一家上市

任何一家企业上市,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我市企业上市工作任重而道远。它需要做大量扎实而细致的工作,不仅需要政府的扶持导引,需要企业的积极主动,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

培育上市后备资源,是推动企业上市的基础性工作,而整合培育后备资源需要有一个过程,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从产业结构、经营业绩、发展前景来衡量,我市符合上市条件的后备企业数量都相对较少。我市质地较好的企业较少、品牌较差,且民营企业不太规范,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今,创业板似乎呼之欲出。虽然创业板推出后,上市门槛看起来相对较低,但主要支持的是高成长、创新型的企业。而我市资源型企业相对较多,并没有太多的优势,加上创业板上市竞争也将异常激烈。

事在人为!我市一些条件相对较好的企业,已经开始积极行动。此前,将乐林业总公司、永安化工厂,已分别改制为福建金森林业股份有限公司和福建海峡科化股份有限公司。健盛食品、铙山纸业、环科化工、金东矿业等企业,都在积极接触中介机构,筹划上市相关准备工作。

晋江经验之一,就是要在股市低迷时,把企业上市的前期准备工作全部做好,等股市行情好转时,一推就是一大批企业上市。这项工作没有丝毫行政审批问题,完完全全是为企业服务,对此,市发改委有着清醒的认识。我市此后三年的重点上市企业计划,也已初步排定,列入计划还有三和食品、文鑫莲业、麦丹生物、永安宝华林……

上市本来是市场行为,但中国股市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抓企业上市就是抓招商引资,就是抓制度创新,就是抓结构调整!在这份重点提案办理协商座谈会上,与会的提案方、承办方、督办办,形成了高度的共识。

市政协副主席赖逢良说,要把企业上市工作与招商引资工作同等对待,切实把企业上市工作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搭建平台、畅通渠道、创造条件,努力形成企业上市的整体合力,致力营造企业上市的良好环境。

每年力争一家企业上市!市委、市政府目标已定,思想上高度重视,政策上切实落实,工作上扎实推进,这些都让我们有理由共同期待,三明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股市。

三明日报2008年一版



关于丝路丝路网史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4-2023 by ones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1024*768分辨率、火狐浏览器浏览

闽ICP备20230011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