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护生命之水 ——市政协加强市区饮用水安全重点提案落实侧记 李顺亮 水,是生命之源。 市区饮用水的水质总体是好的。曾有市领导与来访的客人自豪地说,与你们比,我们天天吃得都是矿泉水。 但饮用水安全及保障问题,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任何时刻都来不得半点掉以轻心。 喝水是最基本的生存权 喝水是最基本的生存权。东牙溪水作为市区饮用水最主要水源,健康之水源源不断供应市区。 近年来市政府加大了对东牙溪水源的保护力度,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将原富兴堡水厂的取水口上移,并且建设了东牙溪库区公路的防护栏和应急事故池。 但由于供水管网的局限,市区还有部分地方未能喝上集中式供应的卫生水。东牙溪水源的保护好坏,对市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尤其重要。去年,富兴堡水厂的上游两次发现死鱼现象,已经敲响了警钟。 还沙溪河一江碧水,多年来我市一直在努力。沙溪河主要为白沙水厂的水源,虽然仅仅是应急水源,但水质安全依然值得关注。我们还记得,去年下半年,受地质灾害影响,下洋水厂暂停供水而应急启用白沙水厂,造成市区三分之一的饮用水为沙溪水。 可喜的是,台江电站上游企业不多,河水基本未受梯级电站开发的影响,且水量大、无枯竭记录,水体流动自净能力强,水质指标达Ⅲ类水标准以上,优于目前白沙水厂取水口的水质。如果铺设管道,直接拉到白沙水厂,这个应急备用水源就是另外一番景象。 在关注饮用水源安全的同时,自建供水设施的水质安全,也已经逐渐为市民所关注。因为,市区还存在大量的自建供水厂,如岩前、中村、莘口、荆东、洋溪、小蕉、城东村、碧湖等自建水厂。 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城东村、荆东、碧湖等地,市恒源供水公司的供水管网虽已覆盖,但这些地方仍在使用自建水厂。 这些水厂大多规模小,生产工艺简单落后,不具备集中式供水要求的消毒和检验能力,且许多水厂设备陈旧,管网老化,漏损严重。由于定时供水,管道内形成负压,容易造成管网二次污染。 而且,市区现有的自建水厂,大多为多种所有制并存,因此,也没有明确统一的主管部门。体制不顺,自然存在多头管理、部门间职能不清、权责不明等问题,造成了监管缺乏。 消除安全隐患,保证饮用水质安全,是广大市民群众的关注点,也是市政协工作的落脚点。在精心调研的基础上,农工党三明市委员会在年初市政协大会期间,提交了《关于加强市区饮用水安全的建议》,随后,被市政协主席会议确定为重点提案。市长刘道崎、副市长林俊德迅速分别作了批示。 这件提案建议,加强对东牙溪水源的管理,对集中式供水管网已覆盖的地方强制停止自建水厂供水,从台江电站上游用管道引源水到白沙水厂,做为市区饮用水的应急供水…… 饮用水安全人人有责 饮用水安全人人有责。 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区人口的增加,完善城市饮用水保障体系,早已被我市放在城市建设管理的重要位置上来。 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东牙溪饮用水源保护,作为一项事关群众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来抓。2002年以来,市里对东牙溪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已经实施了两轮的综合整治。 随着900多万元资金的投放,富兴堡水厂取水口上移,东牙溪水库安全防护屏障,深化工业污染源治理,建立垃圾清运与保洁系统等一批工程得以实施。经市环境监测站监测,东牙溪水库各项指标均符合地表水Ⅲ类标准。 市里强化了对饮用水源保护的组织领导,明确东牙溪饮用水源保护区的项目审批和管理工作,由市环保局统一负责。饮用水源地水质月报制度也随之建立,对饮用水源地水质常年进行监测监管,在第一时间掌握饮用水源地水质情况。 市环保局对饮用水源有影响的项目实行源头控制,严格了项目准入门槛,加强了水源保护区特别是一级水源保护区(包括南坑溪)的现场监管,制止了在回瑶村开发漂流和水上游览等旅游项目,并且跟踪督促文生制袋有限公司、和丰工贸有限公司两家污染企业的停产搬迁。2007年9月份,市环保局查处了擅自在南坑溪上游开设选矿厂的违法行为。 水资源保护与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经济发展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促进保护区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市环保局积极指导中村乡政府开展生态示范乡、环境优美乡镇等创建活动。 中村乡先后制定了《三明市东牙溪饮用水源保护生态整治工程》、《三元区中村乡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中村乡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实施方案》,组织实施生态示范工程。 市环保局从省环保局争取5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中村乡生态建设;从市环保专项资金拨款25万元,关闭了污染严重的3个鳗鱼养殖场,垦复土地58亩;拨款2万元用于生态示范区建设和环境优美乡镇创建。 通过生态建设与保护并重,保护区所在乡村走上了生态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2005年,中村乡荣获“市级生态示范区”称号,2007年又荣获“福建省环境优美乡镇”称号。如今,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已在争创之中,人工湿地污水处理项目也随之开始实施。 今年,饮用水源保护成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市环保局又会同国投公司、明源水电公司等部门和单位,在富兴堡水厂一级水源保护区,按规范设置了200米围网隔离设施,在整个东牙溪保护区,共围网4.5公里。 记者在东牙溪水库看到,投资200万元的水质自动监测站,已经在这里建设,饮用水源水质情况将可以随时在线…… 齐心协力把饮用水保护得更好 用水量大小,正如用电量一样,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地方发展情况的晴雨表。用水量过于小了,就说明这座城市还做得不大,发展还存在问题,尤其是缺少大的项目的支撑。 目前,市区总供水规模为22.63万米3/日,由下洋水厂、富兴堡水厂、白沙水厂、陈大制水厂组成,日供水能力分别为10万米3/日、2.5万米3/日、10万米3/日、0.13万米3/日,而市区用水需求量仅为7-9万米3/日,规模远大于需求。 根据我市公共设施建设规划,2007年恒源供水公司完成了荆东DN400管修复工程、富兴堡取水头部溢流坝工程、三明陆军预备役通信团敷设500米输水管道工程、下洋水厂一期DN800管改造工程,管网改造长度30公里。今年在改造市区供水管网的同时,又着手实施了荆东生物医药集中区给水工程。 市里还多方努力,不断扩大恒源供水公司供水范围,减少自建水厂供水,由市恒源供水公司经营管理其供水设施,发挥市恒源供水公司的技术和管理优势。市恒源供水公司在各制水厂改造或增加了水源生物观察池,制定了观察巡视制度。 供水作为基础设施,作为先行工程,也得适度超前,才能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抓紧开辟第二饮用水源,实现城市供水双水源保障,确保市区居民用水安全,也在我市提上了议事日程。 今年8月,市长刘道崎带领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对市区第二水源点选址和建设工作,进行了实地勘察和论证,选择市区周边生态环境好、森林覆盖率高、水量充沛,污染源较少、水质上乘的地点,作为第二饮用水源,共同共识。 市区第二水源筹建工作领导小组随之成立,在确定碧溪水源点为市区第二水源的基础上,对第二水源坝址的选择、水质水量、生态影响等问题进行科学论证,并且将该项目的城市用地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 目前,市区第二水源工程建设工作已逐步展开。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和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分别承担该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文本编制和南岐水库的勘察设计工作…… 饮用水安全,既是民心所系,又是形象所在。市政协副主席李子林在这件提案办理座谈会上说,对于这项系统工程,大家只有齐心协力,把饮用水保护得更好。 三明日报2008年一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