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血赞 ——我市成功创建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工作纪实 李顺亮 在海峡西岸建设中,融入全局、先行先试,争当更多的“单打冠军”,完全可以做到。 几年来,市委、市政府把争创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工作,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无偿献血工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004年,我市率先在全省实行了统一规划设置血站、统一管理采供血和统一管理临床用血。 2005年以来,我市以推行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为重点,每年优先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活动。 2006年起,我市实现临床用血100%来自非行政指令性自愿无偿献血。 2007年6月,我市荣获全省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 2008年12月,我市成功创建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 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无偿献血工作,成为了加快三明崛起、促进社会和谐、提升为民实效、展示三明形象的重要抓手…… 400万毫升,一个可贵的数字 一个健康人的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约为4000~5000毫升,这是一个医学常识。 但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献血,而且不是天天都能献血。国家提倡18周岁至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规定每次献全血一般为200毫升至400毫升,两次献全血间隔时间不少于6个月。 从2006年起,我市实现了临床用血100%来自于非政府指令性的公民自愿无偿献血,年采供血量高达400万毫升以上。400万毫升,这是一个可贵的数字!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那要多少三明人民无偿地把一点一滴的热血累积在了一起。 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和参与,可以说无偿取一点血都是一件难事。从2003年起,我市通过广泛宣传,并且把无偿献血融入学雷锋、青年志愿者和“道德评议、公德巡查、美德夸奖”等系列道德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以“救死扶伤、奉献爱心”为宗旨的无偿献血事业,很快打开了局面。 谁都会接受有益于人人的宣传,想扩大无偿献血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当然得从宣传做起。我市几家新闻媒体都积极宣传无偿献血的重大意义和科普知识,及时报道无偿献血的感人事迹;市区公交车的影音广告屏,滚动播放无偿献血的科学知识、优惠政策和献血者的权利等内容,消除广大市民的疑虑;市区中心电子屏幕播放无偿献血科普知识,及时报道我市无偿献血工作动态;在市区主要繁华地段设立大型固定标语牌;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省市各大新闻媒体,也对我市开展无偿献血工作,一次次给予肯定。 要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到无偿献血活动中来。市里充分利用“5·8世界红十字日”、“6·14世界献血者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周年纪念日等开展大型献血活动和户外大型文艺晚会,同时还利用党政机关的大型会议、企事业单位和大中专院校主题活动,广泛宣传无偿献血知识。 我市印制了10万册《献血指南》和无偿献血宣传单发放给市民,订购了一批印有无偿献血口号和热线电话的小纪念品分发给献血者,进一步扩大无偿献血的认知度。 “雪球”越滚越大,无偿献血队伍不断壮大。全市自愿参加无偿献血人数从1998年以前不足1000人次,到1999年一举突破了万人大关;此后,始终保持逐年呈上升的发展势头。2004年,我市就已基本实现临床用血来自无偿献血。 2006年,我市把推行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工作,作为无偿献血工作的重中之重,重点宣传普及无偿捐献血小板知识,临床使用机采血小板也来自于自愿无偿捐献,从而真正实现了临床用血100%来自于公民自愿无偿献血。 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一个可贵的协会 一个好汉三个帮。 1998年5月,以中国红十字会会员、全国无偿献血金杯奖获得者林瑞班为首的8位无偿献血者,率先在全国发起创建了首个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三明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 群众自发的力量是无穷的。多年来,协会坚持开展街头无偿献血宣传示范,并经常与市直机关党工委、团市委、市红十字会、市中心血站等单位联合组织集体无偿献血活动。其中,仅1998年7月1日至8月21日,483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无偿献血,总献血量高达9.68万毫升。 2004年5月,协会发起了征集万人网络同签名宣传无偿献血活动,同年12月设立的“爱心献血屋”网站(http://www.axxxw.com/),点击量已超过50万人次。2005年12月,协会发起了我国首次“网络宣传献血捐髓全国行”,2007年1月又发起了“网络宣传献血捐髓世界行”活动,先后在5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3000多个网站进行了宣传。 2006年以来,我市以推行无偿捐献血小板为突破口,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添置了国内先进的多功能血细胞分离机等一批专业设备。协会围绕无偿捐献血小板这一重点,协助组织召开招募动员会,建立了由200余人参加的“三明市无偿捐献血小板自愿者名库”。 10年来,协会不断发展壮大,个人会员由发起时的8人,发展到现在的1200多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协会还发展了高校、机关、公司、工厂等37家团体会员,并建立了由800多人参加的“三明市无偿献血应急队伍”。 10年来,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先后被授予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福建省无偿献血促进奖、福建省青年志愿者十大标兵队等荣誉称号。协会会长林瑞班已无偿献血88次(其中成分献血60次),累计献血量达101800毫升,相当于20个成年人的体内血量总和,是福建省无偿献血冠军,先后获得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中华慈善奖等荣誉称号。 2004年10月,协会在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大会上作典型发言。2008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彭珮云会长专门为协会题词:“捐血救人,造福社会”。 2008年12月,我市的戴小辉、费庆胜、官树强、吴家祯、任伟、蒋剑花等6人获得了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14人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66人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林瑞班、谢黎芳、张昌贵等3人获得2006—2007年度全国无偿献血特别促进奖。而这仅是最近的一次表彰。 好的精神就是要坚持与发扬。协会的发展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市中心血站的大力支持。我市几任市委书记都接见了无偿献血志愿者,特意给予批红带花勉励再三。 贵在持续,一个可贵的经验 无偿献血,更要贵在持续,这是一个可贵的经验。 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创建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市人大、市政协多次就无偿献血工作情况进行调研、督促落实。全市各地把无偿献血工作列入精神文明创建考核内容,作为在全社会倡导奉献精神,提高公民素质,提升城市形象和深化文明城镇、文明单位创建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几年来,我市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福建省公民无偿献血条例》,切实加强对无偿献血工作的组织领导,依法依规履行政府职责,推动了无偿献血工作的健康发展。 2007年5月,市委、市政府联合印发了《三明市争创2006—2007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的实施方案》,明确每2年表彰一次无偿献血工作;当年5月8日,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全市无偿献血表彰暨争创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动员大会,表彰了一批无偿献血先进集体和个人。 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无偿献血的配套政策和文件,积极完善无偿献血规章制度,并且投资近600万元,新建了血站综合大楼,配备了近700万元的先进专业采供血设备,为推进我市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县、乡两级也进一步建立健全献血领导机构,做到专人负责抓无偿献血工作。各乡镇、社区、居委会有人负责无偿献血的联络、宣传和组织工作,做到无偿献血工作经常化。机关党工委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带头参加无偿献血,推动市直机关单位为争创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做好表率;经贸、工商、国投、工会、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和各行业主管部门定期组织个私企业、私人门店、厂矿企业、商场(超市)等员工的无偿献血…… 同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加强了采供血业务和血液质量的监督管理,把临床科学合理用血作为考核医疗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使管理工作经常化、制度化、法制化、科学化。同时,不断强化责任意识,落实岗位责任,严把血液质量关,建立健全了保障医疗用血的长效机制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采供血应急预案及应急机制。 市中心血站建立了无偿献血者健康档案,不定期召开献血员和社会监督员座谈会,广泛征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倡导文明礼仪,推行便民服务,不断提高无偿献血工作质量,确保献血者和用血者的安全。 潮涌海西,热血助人。如今,我市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全市无偿献血工作再上新台阶。无偿献血已经成为三明人民的时代风尚…… 三明日报2009年2月一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