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球没有“速效丸” 李顺亮 在循环往复之中不断螺旋上升,这是我们对于中国男子足球的期盼。只可惜,对于中国男子足球来说,似乎一点轮回的迹象都没有看到,一而再再而三呈现给我们的感觉,只是无休无止的一味沉沦。 其实,足球的世界同样没有“速效丸”。如果时至今日,不论是广大足球迷,还是足球界人士,依然纠结于一两场足球的赢球与输球,惆怅于一两次进军赛事的胜利与失败,那么无疑和曾经的过往仍旧一个模样,就是拿不起、放不下。骂声一片倒还是小事,心理扭曲就问题大了。于是,凡是一提起中国男子足球,总有一些人以为无药可救,反正就是那么回事,看球浪费时间,谈球徒伤感情。可是,这个世界的真理,其实也是明摆在那里。凡是输不起的,总归是赢不了的。 竞技体育的浮躁,并不是只有足球一家存在。问题是,对于中国男子足球来说,以足球俱乐部为起点的职业化进程开启之后,对于市场缺乏应有的敬畏之心,一些业内人士甚至任性到了为所欲为的地步。一次又一次疯狂的背后,其实是对规则的一再无视,是对球迷的不屑一顾,是对足球的恶意透支。值得庆幸的是,在国家的关心和推动之下,足球的一系列调整和改革,开始接二连三出台政策和跟进措施。红红火火开展的校园足球,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举措,让我们为之振奋,看到了中国足球的未来。 今天的足球运动,无论是比赛战术,还是激烈程度,都在不断向前发展。技术发展与时俱进,足球文化日趋活跃,总而言之,足球的积淀显得越来越重要。足球的积淀不仅要靠一代又一代的球迷来完成,更要靠一个又一个足球运动员来引领。如果不论时间如何推移,依然不分彼此、难分高下,球迷只是“谩骂”,球员只有“放炮”,那么这样积淀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那就是足球流氓横行天下。老是一说起来头头是道,人家俱乐部有百年历史,诸如此类的羡慕并不是办法,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的每一位足球的爱好者和参与者,都要为中国足球的底蕴增添一份切实的厚重,而不是更多的浮躁。 足球,虽然有一定的偶然性,更有其规律性。足球的底蕴越深,足球的影响力越深远,足球的积淀越厚,足球的队伍越宏大。让中国足球真正扎下根来,而且根深叶茂,今天屡战屡败的中国男子足球,明天总会迎来扬眉吐气的时候。互相指责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战绩还有脸来充老大,更不符合中国足球的身份。只有把过往的恩怨全部抛在一边,让法律的留给法律去断言,让足球的还给足球来思量,真正同心同德,而不是分崩离析,允许大胆地试、勇敢地闯,宽容失败者,鼓励胜利者,那么中国男子足球才会逐渐有一丝一毫的起色,才会有自己羽翼丰满的一天。 既然足球没有“速效丸”,那么我们一起好好沉下心来,埋头消化吸收,深耕足球运动,传递足球欢乐,积淀足球文化。自抬身份,自以为明星不行,把足球娱乐化,把足球圈变成了娱乐圈更不行。只有承认差距,接受教训,不再简单地拿这个说事、拿那个挡箭,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足球的希望还在。少些足球流氓习气,多些足球文明风尚,让青少年充分展示足球的天分和潜力,筑牢我们足球的家底。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中国球迷就会迎来属于自己的幸福时光。 三明日报2016年10月18日B1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