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奥没戏,足球没戏? 李顺亮 为荣誉而战的中国国奥队,最终以0:1输于巴林国奥队,向痴情的中国球迷交上了白卷。两手空空回国的国奥队,面子都丢光了,荣誉自然就免提了。坚持要肯定他们的话,那只能称他们为国际足球交流特别是足球旅游事业做出了贡献。因为连体育权威媒体都报道说,中国国奥队在巴林“该玩则玩、该练就练”。 中国国奥队情绪放松了,可“倒霉”的主教练霍顿却紧张起来。在中国国奥队负于巴林国奥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霍顿猛烈抨击当值裁判不公,居然上升到了这是亚洲足球的悲哀的高度。球踢输了,就大骂裁判,这是国际足坛上教练通用的绝招,也是自脱干系的“杀手锏”。此前,10月3日兵败汉城,霍顿解释说是球队的运气不好;而10月29日的中韩之战后,他在说球员对机会把握不好的同时,更用了很大的篇幅 “希望我们的媒体不要对我们的队员有太大的反应”,而应该冷静地看到队员们所取得的进步。对霍顿的前后言论一联想,中国球迷就很“清楚”了:一、中国国奥队霍顿调教的还可以,汉城那是韩国人的主场,人家的“土地公”自然不会把胳膊往外拐。二、中国的“土地公”也不是吃素的,给了球员机会,可是中国球员有点笨,但这样的队员仍有很大的进步,自然是霍顿调教有方。三、裁判帮了巴林忙,“人多力量大”,球场上巴林国奥队有14个人,中国国奥队能不输吗? 霍顿到底行不行呢?球迷们又吃惊的从媒体上看到了这样的一段话:“霍顿是由国际管理集团塞给中国足协的,在此之前,足协只拿到了一份简单的履历表,既从未听说过这个英国人,更没有他是否有资格和能力担任中国国家队主教练,进行任何科学论证或举行过听证会。正应了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免费的霍顿使中国足球又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至此,中国球迷已可一目了然,霍顿水平究竟怎样倒不重要,原来有人把中国足球当作儿戏,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才是中国足球的悲哀。如果仅仅是霍顿输了,这并不可怕,很简单下课了事,但仍有人把中国足球当作儿戏却很可怕。这个问题不解决,不仅国奥没戏,中国足球也会没戏。当施拉普那下课之后,霍顿会让国人生气;而霍顿下课之后,还会有洋人让国人生气…… 国奥队输了,这说明我们年轻一代的球员在亚洲还是不行。而他们才是中国足球明天胜利的希望所在,今天他们不行,明天的中国国家队能行吗?今天的中国国奥队在亚洲是二流的,那个球迷敢奢望明天的中国国家队在亚洲是一流的呢?从国奥队员们身上,我们清晰可见的是亚洲足坛的趋势所在。日本国奥队在和哈萨克斯坦国奥队恶斗之时,在以一球落后的情况下,于最后终场前狂灌对手三球,让哈萨克斯坦人领教了中国人曾经痛断肝胆的“黑色三分钟”的滋味,那才是如当年韩国队那样一流球队的风范。韩国已是不行的了,连韩国人自己都承认球队已今不如昔,风光不在,在热身赛上输给日本国奥队也就没有什么奇怪了。可已经不行的韩国,对中国国奥队来讲却怎么仍然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把中国足球当回事,则国奥有戏,中国足球有戏。中国的足球水平在推行职业化以来的提高是有目共睹的,只是我们的足球进步还不够,还没进步到超越对手的程度。中国球坛小将们,请少玩多练,再加一把力,早日让中国球迷好好一次笑个够。 三明日报1999年11月12日第8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