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落足球 李顺亮 在中国,要冷落足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足球狂热有些过头的今天。而足球狂热典型的表现,就是对国家足球队主教练的过分关注,以至于主教练时时刻刻都是新闻的焦点,国家足球队的表现反倒成了其次。 主教练是谁、来自何方、背景如何,诸如此类一大串的问号并不碍事,反正英雄莫论出身。只要谁成了国家足球队主教练,反复他就已经足够英雄了。从施拉普那、霍顿、米卢直到今日的哈恩,热情到狂热的球迷,总是事先给予主教练英雄般的待遇。于是,主教练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万千球迷的心。爱屋及乌是自然的,但连主教练亲近的人都成了舆论的中心,让一位女记者因为与主教练“零距离”而倍受尊崇,就让人难以思议了。究其原因,就是对主教练盲目个人崇拜的因素在作怪。 对外籍主教练过分宽容,也是这种对主教练个人盲目崇拜之后的结果。施拉普那、霍顿没有完成既定的目标,“神”是无法再“神”了,但此时狂热的球迷千夫所指的,却反而更多的是中国足协。中国足协选人不当,的确错不在小,但作为指挥球队拼搏绿茵赛场的主教练,更是难辞其咎。主教练下课之时,狂热的球迷并没有发出多少嘘声。与此同时,狂热的球迷更不对自己盲目个人崇拜,作出丝毫反省,而是瞬间转向,放眼世界寻找新的“英雄”,谁是中国国家足球队新的主教练人选?米卢是完成进军世界杯的任务,可面对打破零纪录之后的零进球,全中国球迷的脸显然都有些挂不住。但倒彩是没有人喝的,米卢依然是大家心目中的英雄,在一片惜留声中离开帅位。有媒体认为,在米卢快乐之后,轮到哈恩受难了。而事实却是哈恩依然先是快乐的,俨然是狂热球迷注目的一位新的英雄。 其实,此时的哈恩本该受“难”。 虽然中国足协已经足够仁慈,居然只把新一届中国队的目标,一样定在进入2006年世界杯决赛,而不是进去后要再进几个球。众所周知,前任米卢已经成功地把中国队带到世界杯,这对于他而言不可能不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可中国国家足球队在韩日世界杯中的对手巴西队来访,以及哥斯达黎加队即将到来,似乎又在帮着狂热的球迷证明哈恩是英雄。其实我们应该更清楚,平或者胜一场热身赛,算不了什么,此时断言选择哈恩,对中国足协来说,这是他们做出的一个正确的抉择,为时尚早。不过,正如哈恩就职所言,对我来说,对我来中国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因为不管其成就如何,狂热的球迷已经给予了他太多、太多的东西。 可要冷落足球,那是不可能的。盲目个人崇拜是危险的,是否可以先让主教练到一边凉快去? 2003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