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乒乓球的“矛”与“盾” 李顺亮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永远是一对矛盾的两端,但中国的乒乓球运动却做到了这对矛盾的和谐统一。因此,中国乒乓球队自然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手的。 中国乒乓球队的对手,只能是他自己,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宿命。除非哪一天中国乒乓球队过度偏向了竞技体育,或者是过度偏向了群众体育,长久以来的这种令中国人引以为豪的“独孤求败”的局面,才会得以发生根本的改变。 据说,原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有一句话颇有深意:“奥运金牌,你是真想拿还是假想拿。要假想拿,就把钱花在金牌上;要真想拿,就把钱花在群众体育上。”多少年来,中国的乒乓球运动,可以说就是把“钱”花在了群众体育上了。在我们的几大球中,谁都知道乒乓球运动在中国是开展的最好的,也是群众基础最好的。 乒乓球运动就像我们的家常便饭,随时随地都会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在中国,只要两张桌子一拼,挥着乒乓球拍就可以上阵的群众,并不在少数。因此,对于乒乓球,我们是的的确确的行动派,不像对于足球的狂热,基本上只限于看球。踢球的似乎只是那几个“精英”,能如巴西等老外那样,在街头玩个足球的,可以说少之又少。 中国的乒乓球不是精英的,而是平民的。这对乒乓球来说,本是一件极大的好事,所以中国乒乓球队才可以一次又一次自信地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但任何事情都是物极必反,中国乒乓球的全胜局面,似乎让世界的乒乓球运动止步不前了。为了抑制中国乒乓球队,国际乒乓球联合会一次又一次修改竞赛规则,甚至在乒乓球的大小上做起了文章,仍然无法收到真正的实效。老这样下去,抛开乒乓球会不会被请出奥运会不说,没人愿意拿出哪怕是一丝丝的兴趣与你玩了,让你自个“过家家” 去,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乒乓球应该走向世界,让老外也分享中国乒乓球运动的成果,这已经成为我们国人的共识。同时,这也是一项只有中国全力参与,才能有效推动的运动。据报道,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被正式认命为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后,刚上任伊始,就雷厉风行地实施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养狼”计划———把中国乒乓球先进的技术带出去同时,无条件地欢迎国外运动员来乒超联赛取经。 这无疑是明智之举,把乒乓球这项运动真正推广开来,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中国的乒乓球运动,也只有在拯救世界的乒乓球运动之中,才能实现自我的再次升华。虽然,“施行国际化在帮助和推动乒乓球在世界范围全方面发展的同时,也是把中国乒乓球摆到了一个更加危险的位置”,但是这种自我“牺牲”是值得的。因为不如此,则全世界范围内的乒乓球“群众体育”运动,无法得到真正有效的开展。 但在向外推广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了向内推广,不能让乒乓球运动因为节节胜利,而一步一步走进“高雅之堂”,以至鲜有人来问津。在一项又一项竞技体育争着 “下乡”,要从娃娃抓起的同时,也让乒乓球先进技术能够“下乡”,是有效应对中国乒乓球先进技术向全世界开放所带来的“危险”的必然之策。 多送一幅乒乓球拍,多设一张乒乓球桌,多讲一些乒乓球技……我们的乒乓球运动会更持久,我们的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会更和谐。 2009年3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