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好个人信息安全

李顺亮

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以数字化的互联网为依托,构筑起云端之上的大数据,把触角不断延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随之迅猛增长的大量信息,作为可资利用的一种社会资源,越来越成为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增强了人类生产、处理、传递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伴随着终端产品的小型化和随身化,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各种便利的同时,自己的个人信息一不小心就会“公之于众”,渐渐成了老百姓共同的烦恼。

个人信息安全,以往在一般人看来,似乎很不起眼。其实,说小已经不小,毕竟事关一个家庭的幸福。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频发,作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上游犯罪之一,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起到了极其恶劣的推波助澜作用。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层叠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量变引起质变,不仅会影响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甚至还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安全环境和国际形象。这些年来,国家花了很大的力气,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止了个人信息在网上“裸奔”。

我们的个人信息,很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发财商机。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对于个人及其家庭来说,轻者遭遇人肉搜索骚扰缠身,重则诈骗上门导致家破人亡。个人信息安全,已经日趋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俗话说,苍蝇不盯无缝的蛋。可是,仅是传统的关好自家门、看好自家门,已经远远不够,还要对有如万花筒般的网络世界,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谨慎对待一切需要我们披露个人信息的要求。值得庆幸的是,在连续不断的新闻宣传、提醒示警之下,个人信息安全防范意识已经不断加大。

守护好个人信息安全,第一道防线也是最好的防护者,无疑就是我们自己。但是,因为网络生活的普及,以及社会管理的需要,购物买单、求学求职诸如此类,向电商平台、通讯平台、社交平台、金融平台等服务商,尤其是有关政府部门和单位,适度披露个人信息也是在所难免。也正因此,掌握个人信息的重要部门、服务平台,更要担负起筑牢信息安全的重要责任。不幸的是,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业“内鬼”的存在,让我们对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不仅捏了一把汗,而且没有了安全感。

守护好个人信息安全,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一方面,要严格落实责任,自查自纠问题,坚决堵塞漏洞;另一方面,要强化日常监管,加大打击力度,保持高压态势。今年4月公安部部署打击整治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专项行动以来,抓获银行、教育、电信、快递、证券、电商网站等行业内部人员270余人,让我们看到了个人信息安全得以落实的希望。行业“内鬼”不除,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就少了一道安全阀。在一小撮行业“内鬼”的私利面前,个人信息任意暴光任人宰割,成了可以肆意取之的唐僧肉,安全自然无从谈起。

“内鬼”难防,是威胁个人信息安全的一个黑手。这样的威胁并不亚于黑客,毕竟他们的行为是有意为之,因此危害性也就更大。行业“内鬼”这些不法分子明码标价的虽然是个人信息,但是检验的更是部门行业的社会公信力。哪一个部门行业大面积泄露个人信息,受到老百姓的唾骂肯定在所难免,如果遇事问责无门或者不了了之,就会使心怀叵测者敢于心怀侥幸。重要部门、关键岗位,层层负责、重点监控、规范整治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让敢于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业单位,真正付出高昂的代价,才能从根本上遏制针对个人信息的“批发”作业。

在信息安全这张“互联网”上,不论是政府部门,还是行业单位,甚至具体到每一个人,都只是其中的一个又一个“节点”。守护好个人信息安全,共同编织好一张安全而坚实的网络,少一些令人瞠目的“批发”作业,才能让我们生活的信息时代多一份美好。

三明日报2016年10月25日A2版



关于丝路丝路网史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4-2023 by ones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1024*768分辨率、火狐浏览器浏览

闽ICP备20230011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