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应急救护“六进”活动启动

本报记者 李顺亮

本报讯 8月6日上午,全市应急救护“六进”活动在市第一医院启动。

应急救护“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家庭”,旨在解决应急救护普及培训“最后一公里”问题,不断提升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和素养。目前,我市正在力争实现设区市所在地建有一处急救技能体验场所,到2020年实现全市接受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人员占总人口比例累计达到5%。其中,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100%接受培训。

公众急救知识的匮乏,已经成为卫生与健康领域的突出“短板”。推广应急救护、建设“健康三明”,我市各地都在积极行动。此次的全市应急救护“六进”活动启动仪式,由市红十字会、市卫计委主办,福建广电网络集团三明分公司、市第一医院和梅列、三元两区的红十字会、卫计局承办。启动仪式上,与会人员一起重温了国际红十字七项基本原则: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和普遍。

应急救护是不加歧视、尊重生命的人道主义行为。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既是各级红十字会的法定职责、核心业务,也是建设“健康三明”的内在要求、关键环节。市红十字会呼吁更多的仁人志士加入到红十字志愿者的行列,树立“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理念,学习急救知识,掌握急救技能,提高应对灾害等突发事件应急急救能力,保护人的生命与健康。

应急救护“六进”活动,需要以健康领域问题和人民健康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整合资源,上下联动,精准发力,凝聚共识,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培训“六进”活动,将在我市各地各部门单位陆续展开。现场评估、胸部按压、开放气道……市第一医院急救中心主治医师、红十字救护培训师刘志雄在启动仪式之后,给100多位与会人员进行了第一场精彩的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普及培训。

三明日报2017年8月9日A2版


| 关于丝路 | 丝路网史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04-2023 by ones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1024*768分辨率、火狐浏览器浏览

闽ICP备2023001125号